有滑动变阻器R,热敏电阻R0,二极管D和电容器组成的电路如下图所示,有一个带电液滴静止于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电容器下极板接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向上移动,液滴将会向下运动 |
| B.若把开关断开,液滴将会向上运动 |
| C.若热敏电阻的温度降低,液滴将会向下运动 |
| D.若把上极板向上移动,液滴将静止不动 |
如图甲所示,O点为振源,OP=s,t=0时刻O点由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产生沿直线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乙为P点从t1时刻开始沿y轴正方向开始振动的振动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t=0时刻振源O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
| B.t2时刻P点振动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
| C. t1到t 2这段时间内质点P向右传播的距离为一个波长 |
D.该波与另一频率为 Hz的同类波叠加能产生稳定的干涉现象 |
E.某障碍物的尺寸为
,该波遇到此障碍物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根据分子动理论,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花香袭人,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
| B.海绵容易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 C.滴进水中的红墨水迅速散开,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
| D.浑浊液静置后变澄清,说明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
如图甲所示,abcd是位于竖直平面内的正方形闭合金属线框,金属线框的质量为m,电阻为R0。在金属线框的下方有一匀强磁场区域,MN和PQ是匀强磁场区域的水平边界,并与线框的bc边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线框平面向里。现使金属线框从MN上方某一髙度处由静止开始下落,如图乙是金属线框由开始下落到完全穿出匀强磁场区域瞬间的v-t图象,图象中的物理量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线框刚进入磁场时感应电流方向沿adcba方向 |
| B.金属线框的边长为v1(t2 -t1) |
C.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
D.金属线框在0 - t4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为![]() |
在x 轴上有两个点电荷q1和q2(q1在q2左边),电势随着x 的关系如图所示。当x=x0时,电势为0,当x=x1时,电势有最小值U=-U0.。点电荷产生电势的公式为U=k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q2在坐标原点处,且为负电荷 |
B.q1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
C.两个点电荷电荷量之比为![]() |
| D.x1位置处电场强度为零 |
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着陆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该着陆器质量为1.2×103 kg,在距离月面100m处悬停,自动判断合适着陆点后,竖直下降到距离月面4 m时速度变为0,然后关闭推力发动机自由下落,直至平稳着陆.若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倍,着陆器下降过程中的高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着陆器在空中悬停时,发动机推力大小是1.2×104 N |
| B.着陆器从高度100m下降至4m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m/s |
| C.着陆器着陆时的速度大约是3.6m/s |
| D.着陆器着陆后,对月面的压力是2×104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