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非洲某种自然灾害多年平均频率(次/年 )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旱灾 | B.地震 | C.沙尘暴 | D.泥石流 | 
导致图示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温高,蒸发旺盛 | B.人类过度开垦草原 | 
| C.地壳运动的结果 | D.降水多,坡度大 |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城市中,6-8月为当地一年中地下水位最低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左图为广东南澳岛轮廓图,该岛西临汕头,北面为台湾海峡 ,面积 128∶35平方千米岛上农户以从事橘子种植和渔业为主,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广东省人均占有量的16.8%,是典型的水源性缺水地区,下右图为该岛的气温—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
该岛渔民在左图中的 P、Q处修建 围栏 ,发展渔业 ,其自然原因有
 ①海湾风浪较小②滩涂面积 广③海水清澈无污染④寒暖流交汇
| A.① ② | B.② ③ | C.③④ | D.① ④ | 
该岛年降水量在13001llm以 上, 一年中却有9个月严重缺水 ,据右图分析其可能的气候原因是
 ①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②植被稀少,涵 养水源能力差
 ③岛屿面积小,不 易蓄水④冬春季降 水少,蒸 发旺盛
| A.①② | B.② ③ | C.③④ | D.① ④ | 
下图中 ①②③④分别为长江与洞庭湖交界处的某水文站1951年—2011年测量的多年长江流入洞庭湖的年径流量、洞庭湖的湖面面积、该水文站的年降水量和流入湖泊的年输沙量变化曲线,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
下列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③曲线是导致①曲 线变化的主要原因 | 
| B.④曲线是导致②曲 线变化的重要原因 | 
| C.②曲线是影响①曲 线变化的唯一因素 | 
| D.③曲线是导致④曲 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 
19阢年以后,④曲线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长江上游水土保持林的建设110f,
 ②湖区森林覆盖率的提高
 ③该水文站上游干支流水坝的修建
 ④湖区退耕还湖,退耕还林
 A.① ②B.③ ④ C.①③ D②④
我国某市1980年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 60.∷ 18.5,2000年 分别为 13.8∶ 38.9∶ 47.3,2013年分别为 22.4∶45.7∶ 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市最可能是
| A.克拉玛依 | B.阜新 | C.重庆 | D.无锡 | 
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 的最根本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 B.产业转移 | C.减轻污染 | D.国家政策 | 
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 ,发展现代绿色农业 | 
| 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 ,大力发展旅游业 | 
| 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 ,发展汽车配套工业 | 
| D.扩大煤炭开采量 ,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 
读我国各省电力供应示意图(港澳台数据暂缺),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丙依次是(  )。
| A.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 | B.电力短缺区、火电丰富区、水电丰富区 | 
| C.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电力短缺区 | D.电力短缺区、水电丰富区、火电丰富区 | 
相对于乙图例代表的地区,甲图例代表地区能源的优点不包括(  )。
| A.清洁、无污染 | B.可再生 | 
| C.对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大 | D.开发难度小 | 
目前,我国建设了许多大型的能源调配工程,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的我国建设许多大型能源调配工程的原因是 (  )。
| A.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 B.我国能源地区分布不均 | 
| C.我国人均能源不足 | D.我国西部能源总量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