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意大利画家阿马代奥·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有一个奇怪的特点,许多成年人都只有一只眼睛,令人大惑不解。画家的解释颇有哲理:“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审视自己。”
林清玄对窗子和镜子有过精彩的比喻:“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
请综合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不得脱离材料含义的范围作文。②文体明确,但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材料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杜甫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以“登上高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有两个关国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观察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而苍蝇从来不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被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
试以“出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作家刘墉曾回忆过这样一段经历:还是学生时代的某一阵子,由于好久没动笔,再拾起笔的时候,觉得自己的作品进步了。他以这件事请教老师,老师说这有两种可能:“一是由于在这段不动笔的时间中,你有了新的领悟;一是因为长久的荒废,使自己的眼光降低了。”从此,每当感到自己有进步的时候,他都会以这两点去反省,这进步是真的进步,还是自己的准点降低了。
试以“准点”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1)文体自选;(2)题目目拟;(3)立意自定;(4)不少于800字。

有人问一位盲人:“你生活在黑暗中,觉得痛苦吗?”盲人回答:“我痛苦什么?和聋子相比,我能听见声音,和哑巴相比,我能说话;和瘫子相比,我能行走。我之所以活得不感到痛苦,是因为我学会了放大优点。如果拿自己的地位跟联合国秘书长相比,拿自己的收入跟世界首富相比,拿自己的容貌跟西施相比,这世界上99.99℅的人不都痛不欲生吗?”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美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教师拿着一筐苹果,让学生任意拿一个便作画去。日本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会儿,然后开始画。我们中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则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标准的苹果。日本学生画的苹果像鸭梨,最糟糕的是美国学生画的苹果,有的像南瓜,有的像葫芦。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