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为北半球某地理事物示意图,a、b、c所表示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减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若图示为一组等压线,则
| A.①处吹东南风 | B.②处风速比①处小 |
| C.甲地位于低压槽线附近 | D.乙地处在阴雨天气中 |
若图示为等温线分布图,且甲、乙分别代表陆地和海洋,则此时
| A.地球距离太阳较近 | B.我国正受台风影响 |
| C.华北平原小麦生长旺盛 | D.南极考察船正在返航 |
若图示为我国西南地区水稻梯田俯视图,且a、b、c为梯田边界,则
| A.甲线表示集水线,乙线表示分水线 |
| B.a与b的高度差一定等于b与c的高度差 |
| C.①与②两处的海拔高度基本相等 |
| D.①处肯定能看见②处正在插秧的人 |
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面问题。
利马被称为“无雨之都”,但冬季多浓雾天气。“无雨”且“多雾”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 A.人类活动 |
| B.大气环流 |
| C.地形 |
| D.洋流 |
该国吸引中国投资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资源丰富 |
| B.市场广阔 |
| C.能源丰富 |
| D.劳动力廉价 |
读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水平与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关系图,完成下面问题。
关于各国城市化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 |
| B.城市化水平低的国家,城市人口数量较少 |
| C.城市化水平都与其经济发展相协调 |
| D.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越快 |
图中信息显示
| A.城市化水平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呈正相关 |
| B.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中国四倍 |
| C.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小,能源利用率越高 |
| D.发达国家人均排放量普遍偏高 |
读某区域城镇体系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对各级城镇叙述正确的是
| A.a城镇提供服务种类最多 |
| B.b城镇服务范围最大 |
| C.d城镇等级最高 |
| D.所有城镇服务范围相互重叠 |
甲区域的居民可以沿图示箭头到达附近城镇寻求服务。通常情况下,到达频率最低的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铙钹村位于徐州市东北部,距市区约45公里。读铙钹村人口变化情况统计表和铙钹村人口就业情况图,回答下面问题。
| 项目 年度 |
总人数(人) |
男 (人) |
女 (人) |
迁入 (人) |
迁出 (人) |
出生 (人) |
死亡 (人) |
人口增长情况(人) |
|
| 自然增长 |
机械增长 |
||||||||
| 2007 |
1950 |
980 |
970 |
10 |
2 |
10 |
6 |
4 |
8 |
| 2008 |
1970 |
990 |
980 |
25 |
3 |
8 |
10 |
-2 |
22 |
| 2009 |
1980 |
990 |
990 |
8 |
0 |
11 |
9 |
2 |
8 |
| 2010 |
2018 |
1008 |
1010 |
40 |
2 |
9 |
9 |
0 |
38 |
| 2011 |
2060 |
1028 |
1032 |
47 |
2 |
8 |
11 |
-3 |
45 |

有关铙钹村近五年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男女人口比例严重失衡 |
| B.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 |
| C.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 |
| D.人口增长类型为传统型 |
2011年铙钹村人口就业情况表明该村
| A.农业是主要经济来源 |
| B.第三产业发展比重大 |
| C.城市化水平为76% |
| D.工业是主导产业 |
读欧洲第四纪冰川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影响欧洲第四纪大陆冰川南侧边界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 | B.海陆位置 |
| C.洋流 | D.地形 |
图中A半岛西岸有大量峡湾地貌,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 B.冰川侵蚀 |
| C.流水侵蚀 | D.冰川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