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1938年11月17日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结合写作背景,准确理解鸟歌唱的“土地”“河流”“风”“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义。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这只 “鸟”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对此应如何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离亭燕
张昪①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②。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①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②低亚:低垂。
(1)“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3分)
(2)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5分) 答:

阅读下面宋词,按要求完成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1)这首词的动词使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2)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注:作者从抗金前线的南郑调回后方的成都,途中写下了这首诗。
(1)联系注释,可以看出第一句中“征尘”和“酒痕”分别有什么含义?
(2)第三句是一个问句,第四句是如何回应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后两句诗来表达感情的?

阅读这首题画咏物诗,回答问题。
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⑴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⑵本诗四句中,你最喜欢其中哪一句?简要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阅读唐代诗人李益的两首边塞诗,完成后面二题。
夜上受降城①闻笛
回乐烽②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受降城:指灵州城,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于此受突厥降,故史家称之为受降城。
②回乐烽:灵州略西南的属县回乐县一带的烽火台。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胡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 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qì):沙石地,沙漠。
(1)这两首诗在内容方面有哪些相同之处?(请写出具体内容,两点即可)
(2)这两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作品谈谈它们各自的妙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