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各题。
因岩石圈板块发生张裂拉伸运动产生的地表形态是( )
①海沟 ②高大的山脉 ③大洋中脊 ④大裂谷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全球平均每年大约发生五百万次地震,绝大多数都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尤以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带最为显著。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
A.正在体育场馆进行比赛的同学,继续坚持比赛,地震对空旷地影响不大 |
B.家住高楼的同学应带上必要物品立即乘坐电梯迅速撤离 |
C.正在上课的同学,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就近撤离到开阔地带 |
D.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的同学,应不断大声呼喊,以吸引救援人员的到来 |
在地图上,甲乙两地实地距离为900千米,图上距离为3厘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00千米 | B.1:300000 |
C.1:3000000 | D.1:3000 |
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 正确的是 ( )
A.接近正圆的球体 | B.大地如覆盖 |
C.天圆地方 | D.地方如棋局 |
读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当地球处于图中A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春分 | B.秋分 | C.冬至 | D.夏至 |
当地球处于图中B位置时,泉州地区昼夜长短的情况是( )
A.昼夜等长 | B.昼长夜短 | C.昼短夜长 | D.昼最长 |
从图中A开始,再经过多长时间北极出现极夜()
A.一年 | B.半年 | C.4个月 | D.3个月 |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
A.平原 | B.高原 | C.丘陵 | D.山地 |
读图回答问题: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大洲或大洋依次是()
A.南美洲、大西洋、非洲 | B.南美洲、太平洋、非洲 |
C.非洲、大西洋、南美洲 | D.非洲、太平洋、南美洲 |
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性的特征说明了()
A.大陆漂移假说 | B.海底扩张说 |
C.地质力学 | D.板块构造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