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数学家)为代表的科学家已认识到:温度差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射后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从而提出如下假设:地球磁场是由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则该假设中的电流方向是(注:磁子午线是地球磁场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 ( )
A.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 | B.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 |
C.由南向北沿子午线 | D.由赤道向两极沿子午线 |
如图所示,A为水平放置的胶木圆盘,在其侧面带有负电荷,在A的正上方用丝线悬挂一个金属圆环B,使B的环面在水平面上且与圆盘面平行,其轴线与胶木盘A的轴线重合。现使胶木盘A由静止开始绕其轴线OO′按箭头所示方向加速转动,则( )
A.金属环B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增大 |
B.金属环B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减小 |
C.金属环B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减小 |
D.金属环B的面积有缩小的趋势,丝线受到的拉力增大 |
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悬点正下方某处有一小钉,当摆球经过平衡位置向左摆动时,摆线的上部将被小钉挡住,使摆长发生变化,现使摆球做小幅度摆动,摆球从右边最高点M摆至左边最高点N运动过程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悬点和小钉未被摄入),P为摆动中的最低点。已知每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知,小钉与悬点的距离为( )
A.L/4 | B.L/2 | C.3L/4 | D.无法确定 |
频率一定的声源在空气中向着静止的接收器匀速运动。以u表示声源的速度,V表示声波的速度(u<V),f 表示接收器接收到的频率。若u增大,则( )
A.f增大,V增大 | B.f增大,V不变 |
C.f不变,V增大 | D.f减小,V不变 |
一列波在传播过程中通过一个障碍物,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衍射,以下哪种情况能使衍射现象更明显( )
A.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
B.增大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
C.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增大波的频率 |
D.缩小障碍物尺寸,同时减小波的频率 |
如图所示,实线与虚线分别表示振幅、频率均相同的两列波的波峰和波谷。此刻M是波峰与波峰相遇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时刻质点O正处于平衡位置 |
B.P、N两质点始终处于平衡位置 |
C.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点M将向O点处移动 |
D.从该时刻起,经过二分之一周期,质点M到达平衡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