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________(日期)前后的光照情况。
(2)此时A点是_____时,A、B、C三点白昼最短的是_____。
(3)A、B、C三点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4))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表 所示区域人口和农田面积的变化
人口数量(万人) |
农田面积(万公顷) |
|
20世纪60年代 |
1400 |
450 |
2014年 |
6000 |
700 |
(1)描述R河的水文特征。(每点2分共6分)
(2)根据卫星航片观测近几十年来M湖不断的萎缩,据图表资料分析M湖不断的萎缩原因及M湖不断的萎缩对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每点2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每点1分共4分)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每点1分共4分)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每点1分共3分)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每点1分共3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不平,地表多裂隙,地下多溶洞不利储水,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
材料一:下图为云贵高原等高线地形图
(1)指出甲地成为我国立体农业典型区的自然条件。(每点2分共8分)
(2)贵州古代经济落后被《史记》和《汉书》称为“南夷”,分析贵州古代经济落后的自然原因。(每点2分共10分)
(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甲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乙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自然原因。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
(22分)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4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位置,并简析理由。(4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降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分析该城市降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和影响。(8分)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城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