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三圏环流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甲、乙分别地处北半球亚欧大陆西岸和东岸。
有关甲处气候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终年高温多雨 | B.夏季高温多雨 |
C.全年温和湿润 | D.冬季温和多雨 |
乙处与甲处纬度位置相似,但气候特征差异显著,其主要原因是乙处 ( )
A.受④、⑤带交替控制 | B.位于④带背风坡 |
C.受③、④带交替控制 | D.受季风环流影响 |
下图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读下图“沿30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图中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②地比①地大 |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小 |
C.该月份③地正值伏旱天气 |
D.大气逆辐射①地强于②地 |
②地该月平均气温高于①③两地的原因是()
A.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 |
B.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
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作用显著 |
D.受地形影响,气温较同纬度高 |
下图中图甲和图乙表示某地区不同季节的风向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亚热带湿润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 |
有关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岸地区有寒流流经 |
B.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区域 |
C.是世界新兴工业的代表区域 |
D.自然带呈现典型的非地带性分异的是温带荒漠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某一天三地的昼弧长短状况绘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①、②两地所在的半球是()
A.①地在北半球,②地在南半球 |
B.①地在南半球,②地在北半球 |
C.①②同在北半球 |
D.①②同在南半球 |
北京、①、②三地纬度高低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A.北京>①>② | B.②>①>北京 |
C.①>②=北京 | D.①<②=北京 |
下图为东北亚地区≥10℃积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导致图中M、N两地≥10℃积温不同的原因是()
A.M地海拔低,气温高,≥10℃积温大于N地 |
B.M地夏季多阴雨天气,气温低,≥10℃积温小于N地 |
C.N地受沿岸暖流影响大,气温高,≥10℃积温大于M地 |
D.N地气候海洋性强,夏季气温较低,≥10℃积温小于M地 |
当M地北京时间19时30分日落时,太阳直射点可能位于()
A.0°,7.5°E | B.23.5°N,7.5°E |
C.0°,30°E | D.23.5°N,30°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