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
| B.温度:A>B>C>D |
|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
| D.气压:D>A>B>C |
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 )
| A.增温和增湿 | B.净化和增温 |
| C.净化和增湿 | D.减湿和减温 |
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 )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①④ |
读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承栽状况(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省区是 ()
| A.广东 | B.广西 | C.台湾 | D.福建 |
上题中省区环境人口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
| B.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
| C.耕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 |
| D.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
读 “X、Y两国人口数据表”,完成问题。
| 人口密度(人/km2) |
出生率(‰) |
死亡率(‰) |
|
| X国 |
108 |
42 |
18 |
| Y国 |
275 |
6 |
7 |
具有X国人口状况特征的国家最多分布于()
| A.欧洲 | B.非洲 | C.大洋洲 | D.北美洲 |
Y国可能是()
| A.印度 | B.埃及 | C.俄罗斯 | D.德国 |
造成X、Y两国人口自然增长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经济条件 | B.气候条件 | C.历史条件 | D.地形条件 |
图中,大圆为经线圈,两个小圆为此刻的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a、b两条等太阳高度线上的太阳高度分别是
| A.30°、60° | B.60°、30° |
| C.23°26′、66°34′ | D.66°34′、23°26′ |
上图中所示日期和下图中哪一位置所示日期相同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如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去曲线图”,读图完成问题。
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该国人口总量到达最多和最少时期为
| A.②① | B.②④ | C.④① | D.④② |
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类似的是()
| A.俄罗斯 | B.中国 | C.美国 | D.印度 |
如图为“地中海某城市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丙三地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是 ( )
| A.工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 B.低级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 C.绿化区、商业区、住宅区 | D.高级住宅区、商业区、仓储批发区 |
下列企业最适宜在丁处布局的是 ( )
| A.印刷厂 | B.自来水厂 | C.化肥厂 | D.服装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