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的位置图”, 读图回答下列题。

(1)当地球位于A地时,北半球为        日(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半球各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       
(2)当地球位于B地时,北半球为        日(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        ,全球的昼长为        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自        递减。
(3)当地球从C地公转到D地,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是昼变        ,夜变        ;该时段太阳直射点向        移动。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材料一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
4.7
7月气温(℃)
17.1
25.7

材料三:新疆棉花产区分布图

(1)读材料一,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读材料二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有哪些?
(3)读材料三,M城气候特征是什么?
(4)与美国棉花带相比,我国新疆棉花产区的机械化水平(高或低),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5)据材料三可知,新疆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分析其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环鄱阳湖城市群以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为核心,由环绕鄱阳湖的景德镇、九江、南昌、鹰潭、上饶等组成。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南昌的春雨比重比夏雨比重,主要原因是夏季受控制降水较少。
(2)图中P地地形类型是,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从农业地域类型看,图示区域主要属于
(3)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4)图示区域东北部地区有丰富的铜矿资源,可大力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分析由此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我国“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自2010年12月8日于广州起航,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回到青岛。作为一次高度综合性的大洋科学调查,“大洋一号”发现16个海底热液区。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22次环球科考航线示意图

(1)海底热液矿床主要位于大洋中脊的中央裂谷带。“大洋一号”发现海底热液区的海域最可能是

A.② B.③ C.④ D.⑥

(2)甲处有著名的运河,连接洋和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
(3)④海域石油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
(4)2011年2月3日是我国的春节,“大洋一号” 科考船活动在③(10°W,20°S)附近。此时,考察海域海水温度可能达到一年中的最(高或低)值,试分析其原因。
(5)“大洋一号” 第22次环球科学考察航行的总体方向是向(东或西)方向航行。请从自然因素分析选择这个航向的原因。

“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

(1)乙地位于丙地的 方向,甲地距北极点 千米。
(2)此时,北半球为 (节气),该日往后几天内,地球公转速度将逐渐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 。甲、乙、丙三地中,一年内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的是 地。
(4)再过16个小时,甲地的地方时是 点。

(8分)目前中国是世界番薯种植第一大国,番薯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随着 生活水平的提高,番薯也成为平衡膳食结构,促进人们健康长寿的营养食物。
资料一番薯在明朝中期从美洲引入我国,并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番薯耐旱抗涝,亩产 可达三千公斤以上,是我国明清以来人口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资料二 著名科学家袁隆平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攻关项目,2004年实现了亩产800公斤,2011年实现了亩产900公斤,计划在202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资料三国家粮食局局长称,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达到600亿公斤以上,足可以养活两亿人口。
结合上述资料,说明提高我国环境承载力的主要途径。(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