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______v。(选填“>”、“=”或“<”)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镜中的像重合,如果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可能原因是 。
(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5)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m。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烧杯中分别盛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分别给它们加热,下表是他们的实验结果:
试通过分析实验记录概括物理规律(提示:加热时间长意味着吸收的热量多):
(1)比较1、2两只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结论是:;
(2)比较1、3两只烧杯的实验记录,使我们认识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是用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的.水的这种特性是.
如图甲是研究“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撞到同一个木块上.图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实验甲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设计实验乙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的关系.
(2)实验甲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实验乙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阻力作用,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下表是小明测一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收集的有关数据.
(1)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该数据为.
(2)实验时要竖直向上且拉动弹簧测力计.
(3)第一次实验中,钩码上升0.1m所用的时间为1.5s,则动力的功率为W.
(4)若仅增加物体的重量,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不计摩擦和绳重)
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两根完全相同的铁钉、表面绝缘的铜线、大头针若干。小明利用上述器材,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⑴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______(填“甲”或“乙”)的磁性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说明电流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⑵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_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在“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小明将导体ab、开关、小量程电流表和蹄形磁体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安装。
(1)小明闭合开关后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_____(填写字母)。
A.只让导体ab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
B.只让导体ab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
C.只让蹄形磁体在水平方向左右运动 |
D.只让蹄形磁体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 |
(2)如果将小量程电流表换成_______,可以观察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