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⑴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 是15.0cm。
⑵如图乙所示,若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
⑶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⑷小明进一步学习知道了眼球的成像原理。一束来自近处的光经眼球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远视眼,矫正方法是戴一副由 (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
小文和同学们到实验室探究光学实验: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小文选取了两个外形相同的蜡烛 和 ,将蜡烛 放在薄玻璃板前点燃,小文应在蜡烛 (选填“ ”或“ ” 的一侧观察,同时移动蜡烛 ,使它和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在确定像的位置的同时也证明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的大小 ;
(2)将蜡烛向右移动,重复上述实验过程,会发现: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在老师启发下,小文将玻璃板换成凸透镜,将蜡烛 换为光屏、“探究凸透镜像规律”的实验,如图乙所示,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
(4)小文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 刻度线处,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晰,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是倒立 的实像;
(5)在上述(4)操作的基础上,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文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老师的视力情况属于 (选填“近视”“远视”或“正常)。
安安和康康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所选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
(1)如图1甲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电路图。在检查仪器时,康康发现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乙所示,老师提示他电流表没有损坏,他稍作思考,判断出现问题的原因是电流表 。
(2)纠正问题后,他连接的电路如图2所示,他将滑片 移到 (选填“ ”或“ ” 后,闭合开关开始实验。在移动滑片 位置时他发现灯泡亮度、电流表的示数均发生变化,只有电压表的表指针在一个较大的示数不发生改变。检查电路连接后,他发现指针有一根导线连接出现了错误,请你在这根错误的导线上打“ ”,再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改正过来(导线不允许交叉)。
(3)纠正错误后,他重新开始实验,移动滑片 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3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4)安安的电流表坏了,老师给她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 、若干开关和导线,安安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4所示,并正确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具体实验步骤如下:闭合开关 、 ,断开 ,调节滑片 使电压表读数为 ,此时小灯泡正常发光;不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 的位置,闭合开关 、 ,断开 ,记录电压表此时读数为 .请用 、 、 写出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 。
安安和康康在实验室里发现了一个可爱的卡通小玩偶,如图甲所示.他们选择不同的方法测量它的密度.
(1)康康用天平(砝码)、量筒、细线和水测量小玩偶的密度.
①当天平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小玩偶的质量为 ;
②在量筒中装有适量的水,小玩偶放入量筒前后水面变化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小玩偶的体积为 ;
③小玩偶的密度为 .
(2)安安利用弹簧则力计、烧杯,细线和水,用另一种方法量小玩偶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她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小玩偶,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示数为 .
②将小玩偶浸没水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她用 、 和 ,计算出小玩偶的密度,如若小玩偶未完全浸入水中,那么安安所测得的小玩偶密度将会偏 (选填“大”或“小” .
安安和康康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他们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 处,调节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如图甲所示,若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在 (选填“ ”、“ ”或“ ” 范围内移动。
(2)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 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则在光屏上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倒立的像。
(3)他们想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康康应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蜡烛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他们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同时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安安从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的像,如图乙是安安整理并记录看到的像的情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 (选填代表像编号的数字)。
(5)请在图丙中完成从烛焰发出的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
安安和康康共同探究物质 和物质 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装上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其错误之处是 ;
(2)调整好器材后,他们开始实验,如图乙所示,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 ”、“ ”或“ ” 。
(3)在实验过程中,他们每隔 记录一下物质 和物质 的温度,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里。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判断 (选填“物质 ”或“物质 ” 是晶体,它在 这段时间内处于 (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或“液态” 状态,在此过程中它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记录表
时间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物质 的温度 |
40 |
44 |
46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48 |
49 |
51 |
54 |
物质 的温度 |
60 |
61 |
62 |
63 |
64 |
66 |
67 |
69 |
71 |
74 |
77 |
81 |
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