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读上图回答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指把_____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计划是从长江下游取长江水沿___________(运河)北上到达华北地区。
(3)中线方案利用汉江上游的___________(水库)引水。
(4)“引黄济青”工程是将黄河水引入(   )市。

A.青海 B.青岛 C.青藏地区 D.山东省

(5)“一条条绿沟、一片片果树、一坡坡草灌、一层层梯田”,这是山西省河曲县黄土高坡的一番景象。请你说出当地人民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采取的途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丽丽同学日记摘录:"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村的北面是一连绵的山地。一条河流从山中流出,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村庄的东面,有一南北狭长的池塘,周围是大面积的稻田。村庄西南面距离村庄约500米处,一条干道公路自西北向东-南斜穿而过,那是通向县城唯一的公路。"根据丽丽的描述,按照地图的基本要素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的左下角方框中画出指向标。
(2)按照给出的图例,补画出材料中的划线内容。
(3)该图比例尺最合适的是(

A. I:500000 B. 1:50000 C. 1:10000 D. 1:100000

分析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自然资源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江河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在世界上的住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材料二:l94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l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200千克,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约为4.3亿吨,人均粮食占有量约为334千克。
(1)材料一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人均量的特征,造成这一特征的原因主要是
(2)材料二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比粮食增长速度(快、慢)。
(3)为了使我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政府把实行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4)目前,我国耕地正在逐年减少,请你说出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读下面材料和"台湾省图",回答问题。

2008年l2月15日中国大陆与台湾实现了海运直航、空运直航和直接通邮,这标志着两岸"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从此迎来崭新局面。同日,台《中国时报》发表评论,摘录如下:两岸海运直航将全面改写两岸经贸的互动型态,最先受到正面冲击的是与台北有地利之便的基隆港,与中台工业区结合的台中港,乃至期待夺回世界深水港货柜吞吐量排名的高雄港,都将出现立即的荣景。
(1)台湾东临洋,西隔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
(2)大陆海运直航到台湾最近便的省区是A代表的省。
(3)材料中所提到的高雄港指图中B、C的
(4)由图可见,台湾的铁路分布呈状,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5)自2008年9月份金融风暴爆发以来,台湾出口严重受挫,对台湾而言,祖国大陆最具诱惑力的优势是
(6)两岸"三通"以来,大陆赴台旅游^数剐增,请列举台湾的一处风景名胜

读下面材料与"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中国南极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胜利建成,位置确定为南纬80度25分01秒,东经77度06分58秒,高程4087米。这也是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以来建立的第三个南极考察站。
(1)图中①②③代表我国三个科考站,其中是昆仑站。
(2)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多狂风、降水稀少。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4)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一般选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这时北半球大致处在季。
(5)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陆是,所以有些考察队选择从此进入南极洲。
(6)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似的地方是(

A.

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B.

水力资源丰富

C.

都已经有人类定居

D.

淡水资源丰富

(7)南极洲上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众所周知煤的形成需要有暖湿的环境与大片的森林,而南极洲上冰天雪地,号称"白色沙漠",为什么会有此种现象产生(

A.

气候变暖

B.

人类活动

C.

大陆漂移

D.

植被迁徙

读"中国地图",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秦岭的是,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写出其表示的地理意义中的任意一项:

(2)图中有两个山脉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这两座山脉的字母代号是
(3)2008年5月8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号称"世界屋脊"的甲山峰点燃,中国书写了奥运史上的一个奇迹,甲山峰是
(4)山脉A东侧的地形区是,山脉D北侧为我国最大的盆地。
(5)滨州市座落在黄河三角洲上,农业发达,但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灾害也不少,请列举一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