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① ② ③
河流:④
地形区:⑤ 盆地 ⑥ 高原。
省级行政区⑦的名称 、简称 、省会 。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国家)B (国家)C (内海)。
D 海峡 E 海 F 岛。
(3)我国地势总的特征是 。
泰安市某中学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为了解等温线的相关知识,在校内外进行了系列实践活动。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气温观测:为弘扬求真务实的科学探究精神,2023年11月3日,地理老师组织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学校地理园中的观测仪器记录了下列气温数据。
(1)气温观测仪器一般放置在离地面1.5米处的____箱中,根据上表中的观测数据计算出当天的平均气温是____℃。后续气象爱好者小组利用气象自动记录仪记录的数据,计算出了11月份每天的平均气温值,并由此计算出了学校所在地1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
等温线图绘制:2024年春节前夕,气象爱好者小组的同学们赴当地气象局开展研学活动,搜集到了当地某区域众多不同地点的7月平均气温数值,仿照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方法,绘制成该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下图)。
(2)据图可以判断,该地区7月最高气温在________℃以上,A处等温线呈封闭形态,表示这里是________中心。
等温线图运用:明确了等温线分布图的“来龙去脉”后,同学们又从网上搜集了许多地区的等温线分布图,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尝试解读、分析、验证。
(3)读下图归纳澳大利亚大陆1月气温分布特点。________
知识拓展:据世界气象组织常年对全球气温监测发现,全球气温不断上升。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全球升温 特别报告》,部分指标见下表。
(4)请从表中任选一个方面说出全球升温 到 的影响变化。________。
(5)你认为全球气温升高,将给南极地区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________。
以身践行:知识来源于实践,正确的知识能够指导实践、规范人类行为,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6)面对全球气候变暖,作为中学生可采取哪些实际行动来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________。
【山野实践 享受生活】“浪山”是近年来在青海等地区盛行的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每到初夏时节,人们约上三五好友,携家带口一起去“浪山”。在山野绿水间支起一顶顶帐篷,煮羊肉,揪面片,载歌载舞。仰高山,临溪水,拥抱自然,享受生活。小宁一家人计划近日去某地“浪山”。图1为该地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小宁查阅目的地相关的信息,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资料卡(图2),请将卡片内容补充完整。
(2)根据资料卡信息,请选出适宜出行的日期,描述其天气状况,并说明适宜出行的理由。
(3)请你在上图①②③地中为小宁一家选择一处支帐篷的地方,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4)如今都在提倡文明“浪山”。小宁一家在“浪山”结束后,将所有垃圾打包带回。除此之外,你还能想到哪些文明“浪山”的行为?
【命运相连·守护家园】
项目主题:探究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项目背景: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能够释放全球百分之二十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使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针对此问题,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探究如何合理地对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
任务一 收集资料
材料一:巴西的热带雨林分布图(图1)和气候资料图(图2)。
材料二: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意图(图3)。
(1)读图1,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任务二 分析探究
热带雨林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为全球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2)当地人为了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方式有哪些?
每年随着南美洲进入旱季,热带雨林起火达到高峰期,容易引发火情,这也是导致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缩小的原因之一。
(3)观察气候资料图(图2),推测亚马孙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的月份。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建设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4)根据材料二,分析破坏热带雨林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任务三 成果展示
据悉,热带雨林的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大约1/5,热带雨林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保护好热带雨林,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近年来巴西政府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世界其他各国也在积极行动中。
(5)请你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一些建议。
【南来北往·畅游华夏】生活在广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为了解更多南北方的不同,小西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咨询。下图示意二人对话场景(图1)。
(1)查阅资料: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有着诸多的地理意义。小西查阅资料,绘制笔记(图2)。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方框补充完整。
(2)衣:从图中人物在户外的穿着可发现,此时北方人衣着比南方人厚实,这是因为北方____低于南方。
(3)食:相比于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更爱吃大米,这与南方地区的哪些因素有关?
(4)住:请分析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的原因。(从气温和降水方面作答)
(5)出发准备:据以上了解,小西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请任选一件,并说明理由。
厚衣服;加湿器;溜冰鞋
【山宗水源·大美青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家乡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风土人情都独具特色。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我们往往要从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等方面着手,来认识家乡的地理特征。
【知位置,开启青海之旅】
(1)请在中国行政区划图(图1)中参照祖国宝岛台湾省的画法,用阴影画出青海省的范围。
【探自然,寻觅山水之源】
(2)读青海省地形图(图2),你认为哪些自然地理要素可以反映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填写一项即可)
项目 |
要素1 |
要素2 |
要素3 |
…… |
名称 |
气候 |
地形 |
(3)请在以上自然地理要素中任选其一,用简洁的语言描述青海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话人文,探索民俗之美】
(4)青海省东部的河湟谷地农业生产条件好,美食丰富,如酸辣里脊、狗浇尿、尕面片等。请从气候、地形、河流等角度,分析河湟谷地适宜农业生产的条件。(任选其一作答)
【献计策,畅想未来之路】
(5)请从产业、交通、旅游、文化等方面任选一项,为青海省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