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真爱之舞》,回答后面各题。
真爱之舞
(美国)辛西娅·比尔雅克
①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爱。
②每天晚上,躺到床上和妈妈吻别之后,我知道好戏即将开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目睹了妈妈和爸爸之间那浓浓的爱意,感觉到了什么叫真爱。
那个时候我们家房子的隔墙很薄,每天晚上我刚入睡不久,总能被妈妈在隔壁浴室里淋浴的水声弄醒。随后,我还能听到妈妈用电风吹吹干头发的声音。紧接着,妈妈搽脸用的那种化妆品的香味就慢慢飘进我的房间。这时,我能够想象得出来,妈妈正站在镜子前面化妆,她画眉毛,描眼线,卷睫毛,把自己装扮的像电影明星一样。
④就在妈妈在浴室里忙乎的时候,爸爸从外面回到了家里,不一会儿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呛鼻的石油味就盖过了妈妈身上的香水味。这个时候妈妈一准从浴室里走出来,站在门厅里迎接爸爸。妈妈一袭长裙,妩媚动人,松软的秀发搭在肩上,脚上的高跟鞋在灯光的闪耀下闪闪发亮。爸爸总是满脸带笑地牵着妈妈的手旋转一圈。每天晚上,爸爸妈妈都用这种方式行见面礼。在这之后,爸爸也走进了浴室,他淋浴的水声就会再次传进我的耳朵里,就在同时,我还能听到妈妈在客厅里放起了唱片。等爸爸洗完澡从浴室里走出来,那悦耳的音乐声似流水般在房间里流淌。
⑤爸爸是一名钻井工人,他整天在钻井平台上干活,每天下班回家都很晚。待他洗完澡,穿上最好的休闲裤和衬衫,他显得是那样的英俊,健壮。原先他手上,脸上的那些油污已经荡然无存,男士专用化妆品的香味从他身上一阵阵地散发出来。妈妈依然站在那里等着爸爸。看到爸爸从浴室里走出来,妈妈赶紧走过来迎接他。两人站在走廊里深情地注视着对方,随后爸爸将妈妈拥在怀里,轻轻地给她一个吻。妈妈则容光满面,笑吟吟地牵着爸爸的手,两人一同来到了客厅。
⑥客厅里的音乐声再次响亮了起来,这音乐声虽然婉转悠扬,但音量不大,不会干扰我们这些孩子们。从我的卧室这个角度看不到他们跳舞,但每当他们的舞步靠近走廊时,我能从客厅的墙壁上看到他们跳舞的身影。他们就这样一直悠闲自在地跳着舞,时而默默无声,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笑语盈盈,每天晚上,我都沉浸在这样美好的情景之中,伴随着浪漫的音乐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
⑦我从不怀疑这个世界上有真爱存在,因为每天晚上我都能从我们家客厅的墙壁上亲眼见到。(选自《意林》)
请找出与文中第③段划线句子相呼应的句子。
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相关内容分析。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们就这样一直悠闲自在地跳着舞,时而默默无声,时而窃窃私语,时而笑语盈盈。
通读全文,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真爱”的理解。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困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论友谊

尽管人性中自私的一面就像一股寒风,给人世间带来污浊和阴冷,但整个人类大家庭还是沐浴在晴空一般的纯净和温馨之中。当我们对他人怀有仁爱,我们的生活才变得甜美。

我们排斥社交,拥护孤独,然而我却不能对从我们门口经过的智者、可爱的人和高的人视而不见。那些倾听我心声,真正理解我的人,就是属于我的永恒的财产。我感激那些内心充满挚爱的人,是他们赋予这个世界崭新而高尚的深度,我与他们的交往非常单纯,正是这种单纯的共鸣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在我看来,新结识一个人这对我是件大事,我迷恋那些带给我美好时光的人们。

每个人一生都是在不断地追寻友谊之中度过,如果我们寻找朋友并非出于神圣的动机,而是带着一种邪恶的占有欲,要把他据为己有,结果只能是徒劳无益。更糟糕的是,在他们相互靠近对方的时候,各自天性当中美丽花朵的精华与芬芳便在片刻间消失了。我们从友谊中获得的唯一乐趣就是对方身上拥有我所没有的东西,是隐藏在差异之下的共性将我们连在一起,让友谊成为两种天性之间的结合吧。我们从朋友那里获得的是一种思想、一份真挚、一瞥目光……

这种情感能提高我们的智能和活力。当你冥思苦想也未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表达,这时就应该给朋友写封信﹣﹣瞬间的工夫,一系列高雅的思想伴着考究的措辞,便会从四面八方一起自己递上门来。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这些美妙的情感火花甚至比火还要迅猛、还要活跃,它使整个世界也变得不一样了:没有了冬天,没有了黑夜,即使孤身一人,也会心满意足,欢欣鼓舞。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美好呢!

朋友是我可以坦诚相对的人。在他面前,我大可以丢掉诸如伪装、礼貌和深思熟虑等衣服﹣﹣这些都是人们不愿脱掉的东西,而以最朴素的方式全心全意地与他相处。我认识这样一个人,他丢掉所有虚伪装饰,省去了所有恭维和客套,每遇到一个人,便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坦诚对着这个人说话。起初,他遭到拒绝,大家以为他疯了,可他坚持不懈。这样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久了,他就得到了回报,即每一个熟人都和他建立了一种真诚的关系,谁都不会想着跟他客套,敷衍他了。在一个虚伪的年代里,企图与人们维持一种真诚的关系就等于精神失常,我们很少能挺起腰板走路,每一个人几乎都在要求以礼相待﹣﹣要求加以迁就,尤其他拥有某种名誉和才干。我讨厌滥用友谊的名义来表示与时髦、俗气相联系的东西。我更欣赏农夫、小贩之间的交情,胜过那种排场、体面的亲善,因为后者常常乘车过市,花天酒地,通过这些浅薄的招摇来庆祝他们的邂逅。

友谊是真诚的,友谊可以让人通过各种交往寻得心灵的慰藉,它适应了宁静的日子,精美的礼物,也能适应意外和坎坷,适应误解和悲伤。它不是玻璃丝或霜花,而是世界上最坚固的东西

难道我们跟朋友的交往不应该像飘在天边那片云或那丛拦住溪流、随风起伏的绿草那么富有诗意吗?阳光白白洒向不懂得感激的宽广宇宙,而太阳从未因此烦恼过。尊重友谊的神圣法则,请你用高尚的品格教化那些粗俗而冷漠的人吧!

(作者:(美国)爱默生,有改动)

(1)本文首段的论述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2)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3)请以“友谊是……而不是……”的句式写一组排比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

(4)画波浪线的内容会让人想到课文《羚羊木雕》,请你从“友谊”的角度简述故事并加以评论。(字数在160字以内)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时代,天气如何预报

①天气预报的发展,经历了从定性预报、描述性预报向数字化、网格化预报的过程。比如,我国气象部门原来发布的城镇天气预报,内容只包括2400多个城镇的天气现象、高低温和风速风向预报,频次也只是一天三次,预报的时间精度和空间精度不够高。

②2012年,国家气象中心推出了一个新的预报产品,即大城市精细化预报,该产品把全国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24小时内的天气预报进行细化,每6小时开展一次预报,降水量可以预报到毫米。

③于是,“网格预报”这一概念被引进到我国的精细化预报业务中。如何理解它呢?可以这样形容,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网一样,我们可以把中国以及每个城市所在的区域分解成许多个5公里×5公里甚至1公里×1公里的网格,而公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个网格中,每个网格中的天气情况也会有所差异。与原来的定点预报相比,它在空间上更加精细,也更具针对性。拿北京的预报来说,原来的预报只是以南郊观象台这一个点的气温、降水等来代表整个城市的天气情况,但通过开展网格化预报,北京的天气不再由一个定点来反映,针对北京的气象服务和天气预报可以精细地反映在整座城市每个不同的网格之中。公众随时随地都能了解到自己当前所处的网格未来是什么样的天气,能够清楚地了解气温、降水、风等多个基本气象要素。除了对陆地上的网格进行预报外,气象部门还将我国的责任海区划分为多个10公里×10公里的网格,并进行海上能见度、海上大风等要素的精细化预报。

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18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第二类是环境气象要素,包含雾、霾、沙尘暴、能见度等。第三类是灾害性天气要素,包含短时强降水、雷暴、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第四类是海上气象要素,在产品中具体体现为海上大风、海上能见度、海上天气现象等。

⑤与以前的天气预报相比,网格预报是精细定量的数字化预报。在方便公众获取更精准更精细的天气预报之余,还将有助于预报员开展高影响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风险预报预警工作,同时使地质灾害、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方面的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

⑥未来,气象部门还将发展结合物理机理与数值预报大数据挖掘应用的智能预报技术。一方面,基于数值预报机理的数理统计形成复杂预报模型、预报方法;另一方面,通过基于气象大数据的挖掘萃取、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将与天气预报更深入地结合。

⑦人工智能对预报提出了挑战,但也给人类带来机遇。击败世界围棋排名第一人柯洁的“阿尔法狗”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靠大量棋谱来“喂养”的阶段,凭深度学习就能不断进步。气象与围棋都有所不同,围棋虽然内部机理比较复杂但规则相对简单,而气象是个更为复杂的系统,受影响的因素太多。比如降雨,即便水汽、湿度条件都满足了,但大气没有抬升,水汽无法凝结,空气中没有“凝结核”,雨滴也不会长大掉落地面。因此,“智能”并不意味着预报员在这一过程中毫无“用武之地”。预报员的优势在于丰富的经验和对关键天气形势的把握,在智能预报发展过程中,预报员多年的预报经验可以用来“喂养”机器和模型。在灾害天气过程的预报服务中,预报员仍将发挥关键作用。

(作者:宗志平 薛峰 有改动)

(1)通读全文,概括“网格预报”的优越性。

(2)第④段画线部分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第⑦段加点词“喂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简述本文的说明思路。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红春联

提起春联,我的脑海就会浮现这样的场景:外面冰天雪地,屋内炭火正旺。一张古拙的雕花八仙桌摆在堂屋中央,香炉袅袅地冒着清香,老先生净身洗手,心神怡然,摸一支狼毫在玉石砚台内饱满地浸把浓墨,刮刮大笔尖,一气呵成写下一副四字联:九州日丽;四化春新。写完后,放下手中之笔,围着对联左看右看,默念一遍,良久,脸上才露出满意、温暖、幸福的微笑。

写春联在我的故乡很常见,也很庄重。这个四围皆是高山的小山村,尽管夹峰对峙,地贫土瘦,但村上的小学,没有哪个学生不会写毛笔字,没有哪个先生不会几副对联的

老先生择一个大晴日,站在大梅树下,然后研墨,折纸书写。他做得很细致,墨拣好墨,以麝香金粉配制而成,溢出淡淡的清香。所写的对联有五字和七字的,四字和六字的也有,十几二十几字的长联极少,但也会有一家两家。这些书写的对联一排排晾在软软的阳光下,像院子里的一树梅花,红火又热烈。

写好的春联自然有人来取,取回去的春联自然有人会贴。上下联的平仄一定要分好,否则闹了笑话,像个没读过书的人,让人难堪而尴尬。

贴春联一般在年三十下午,有的地方在大年初一早上,喻示新年新气象。

贴完春联贴福字。福字是春联的姊妹产品,不可缺少的。老人家听到大门外的人把春联贴完了,就会从堂屋的方桌上小心地捧出两张老先生写的大福字,嘱道:“倒贴哩!福到福到哩!”

一般的人家贴到这里也算把过年贴春联的事干完了。可到精致的人家,则还要从门廊到堂屋都贴得红彤彤的,十分喜庆。过路的人从大门春联往里屋瞧,只见里里外外焕然一新,红彤彤的新鲜,红彤彤的春色,而人个个喜气洋洋,精神活泼、饱满。

送春联,也是别具味道的一件事。

普通人家送通用春联,如:“千条杨柳迎春绿;万里江山迎日红。”如果此人是做生意的,走南闯北,则送上一副:“似锦河山遍地走;如花生活满园财。”年三十的下午,年饭还没吃前,送春联的人瞅准了这个空当,必定给你家满堂红。这个时间一家老小团聚,有说不完的话,有道不完的亲情温暖。这会儿,送春联的在大堂外倏地放一挂鞭炮,砰砰砰一阵响,闹得一家人赶紧出去看。小孩脚快,瞅完转身朝里屋喊:“奶奶,送春联的来了!”送春联的人在这端儿要赞几句:“左春联,右春联,左右春联齐团圆。”这家人听了,心儿乐了,道:“准尔真言。”便赶忙递上一个红包。

如此这番,在年关的春联总算告一段落。村里一些上过学的人,便在初一上午,背着手边踱步边观摩,或牵个小孩,沿村路来回溜达,欣赏春联红艳艳的平仄和韵律。

这股子浓郁的墨味儿,酵出甜甜的年味,在人生的红纸上各自攒着劲儿,比着劲儿,朝前写,幸福千户万家。

(作者:刘群华 有改动)

(1)你如何理解题目中“红”的意蕴?

(2)本文首段是怎样描绘写春联的场景的,请作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作者交代它有何用意?

(4)请品析文末加点的“酵”一词的妙处。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要人脉圈,更要书脉圈

夏生荷

①“人脉是风,人脉是雨,有了人脉我呼风唤雨;人脉是天,人脉是地,有了人脉我顶天立地!”这是一位游走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的口头禅。在他看来,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成就辉煌的事业和人生,广博的人脉圈是最重要和最不可缺少的。“人脉圈广,就能将很多难办的事轻松搞定!”

②如今,社会上有很多人,将人生的成功与否与人脉圈的广窄挂上钩,甚至直接划上等号。为此,他们特别热衷于交际,流连于饭局、牌局、舞厅、KTV等社交场所,只为能多结交一些所谓的能人、名人、贵人,以便扩大自己的朋友圈,获得广博的人脉,为我所用。

③人是高等社交动物,多交朋友,让人脉广博一些,无可厚非。_____一味地去追求人脉,将人脉“神话”,______煞费苦心地去攀附名人、能人 ______与之建立人脉圈,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_____值得商榷了。

④在我看来,在拓展人脉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多读书,与书做朋友,扩展自己的书脉圈,因为书脉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

⑤所谓的书脉圈,就是指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多少书。书脉圈广不广直接说明一个人爱不爱读书﹣﹣书脉圈越窄表明读书越少,反之,书脉圈越广表明读书越多,越爱阅读。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从书脉中收获诸多益处,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更有许许多良师益友助人完善自己。

⑥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大都是书脉圈特别广博的人,他们喜欢和书做朋友,愿意“结交”一本本好书,凿壁偷光的匡衡,明朝“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等人,无一不是具有广博书脉圈的人,他们所读之书可谓汗牛充栋。当今社会也不乏因喜爱读书而受益匪浅的人,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成名的武亦姝,  ,他(她)们的人生之路因为书籍的陪伴而愈加宽广。

⑦此外,与人脉圈相比,书脉圈更容易建立,因为它很廉价,即使你买不起书,也可以去图书馆里借;它也很平易近人,和它交往,不需讲排场,看脸色;它还很单纯,不需要刻意谋划、顾忌和猜疑,只需你安安静静地捧读就可以了。

⑧当然,这也不等于说让我们彻底不去交际,远离人脉圈,一门心思地宅在家里去建书脉圈,而是要我们放弃去拓展一些无效的、无意义的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的人脉圈,将空余出来的时间留给阅读和书籍,让书脉圈将我们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

⑨同样,人脉圈里也有不少爱读书之人,结交这些人,也能帮我们拓展书脉圈,可谓是一举两得。

⑩多读书吧,不断拓展自己的书脉圈,坚持下去对我们的人生终将有所裨益。

(选自《思维与智慧》,文章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3段空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可是 甚至 并且 那就

B.可是 并且 甚至 那么

C.如果 甚至 并且 那就

D.因为 甚至 并且 那就

(3)请你根据语境在第6段的横线上再补写一个例子。

(4)作者为什么认为书脉圈比人脉圈更容易建立?

(5)作者提倡扩展书脉圈的同时,为什么也不反对适当拓展人脉圈?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下列各题。

木活字印刷术

雷碧玉

①活字印刷术最早是由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称为“泥活字印刷术”,后来经过发展、完善,民间又出现了木活字、铜活宇、铅活字等印刷术。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便是木活字印刷术。“木活字”是用梨木、枣木或杨柳木等雕成的一个个单字,因取材方便,制造简单迅速,成为中国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种活字。由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字形隽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可达一千年。

②“木活字”制造看似简单,但印刷工艺十分考究,单说那最基本的写字与刻字就会让时下的年轻人望而生畏。它需要岁月的磨砺,根本无法投机取巧,没有一定的功力和耐力是不行的。

③活字印刷术的字必须正字“反”写。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将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一笔一笔,慢慢地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漂亮的反字。写完后,就要进行难度最大的雕刻,只有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才能雕刻出细致的笔锋,然后用刻刀沿着字的边缘刻入,着力必须精准、均匀。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木屑飞舞中刻成。这种技艺如果没有经过多年的练习,根本无法学成,长时间的制作还会让制作者手指扭曲,腰背酸痛,眼睛干涩。

④繁杂的印刷工序,也考验着制作者内心的承受力,它一共有开丁、誊清(整理稿子)、制字模、写字、刻字、排版、校对、刷印、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装线、封面、装订这15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必须规范操作,其中刷印是最主要的工艺,所用纸张的湿度都有严格要求,用墨量要刚好,用力要均匀,用墨多了、用力重了,就会模糊成一块;用墨少了、用力轻了,又会看不清楚。几十上百页的谱印好后,打圈、划支、打洞孔、下纸捻、裁边、上封面、订外线,一册古色古香的木活字印刷品才算圆满完成。有时,木活字在使用多次后会失去棱角,字形变得模糊,还需要不断地补充字块。

⑤这样的过程漫长、乏味,而且无趣,它需要的不是一般的毅力和耐心。在如今浮躁的社会,若要想耐得住这种寂寞,内心的坚忍可想而知。可有一位老人却一直坚守着,无怨无悔。他就是浙江瑞安最有名气的谱师、东源村木活宇印刷术第14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超辉。

⑥老人的家族使用木活字印刷家谱的历史至今已有八百多年。老人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不可丢。”因了这份爱,他们借助木活字印刷术将族谱重新翻印,依靠一套祖先流传下来的口诀,口耳相传,将这项具有八百多年历史的技艺保存下来,而它也成为目前中国唯一保留下来,并仍在使用的活字印刷术。

(选自《知识窗》,文章有删改)

(1)木活字印刷术的印刷工序非常繁杂,其中作者重点介绍的工序是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木活字印刷出来的成品,具有古色古香,字形隽秀,墨迹清晰,保存时间长久等特点。

B.雕成木活字单字所需的材料,多是一些质地坚硬的树木,所以木活字能反复使用而不必更换。

C.木活字印刷技艺虽然被保留下来,但由于印刷工艺十分考究,需要岁月的磨砺,因此现在已不再使用。

D.本文说明方法多样,说明顺序清晰,语言准确凝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古老文化的敬畏之情。

(3)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①要在不足一平方厘米的模板上,手持毛笔,将横细竖粗的老宋体字,一笔一笔,慢慢地添补成型,形成一个方正漂亮的反字。

②只需一会儿,一个木活字就在木屑飞舞中刻成。

(4)王超辉老人说:“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不可丢。”他的话让人深受感动,根据文章内容,请你说说老祖宗的这种技艺为什么能传承下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