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人们常用眼泪和微笑来表达情感。它们也许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最常见的外在表现,也可能是他人留给我们的最深印象,请以“______的眼泪”或“______的微笑”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补上你认为恰当的词语,然后完成作文。
②文体规范。不得套作。
③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
生活中传递的现象很多,如传递火炬、传递爱心……传递的方式也多样,这一切都给你诸多感受和启迪。传递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个过程。也许你曾经是现在仍是传递的组织者,或是参与者。请以“传递”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袤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问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写作(50分)
请以“身边的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不得抄袭。
作文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并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华西都市报》2011年1月26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