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苏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首词的上阙写景,依次描写的三幅画面是 、
和 。
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院
常建
清晨人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盛。
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从炼字角度赏析颈联中“悦”和“空”俩字的妙处。
尾联中“万籁此俱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诗歌鉴赏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颔联主要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赏析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22—23两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共4分)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诗歌借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过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的颈联分别从哪两个角度来描写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初见嵩山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1)“豁”字表现了作者初见时的什么样的心情?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中的清瘦一词妙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