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调水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对图中地理事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A线的数值大于B线
B.图中山脉是武夷山
C.此调水工程是东水西调
D.沿岸受到寒流影响

关于C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灌溉水源充沛,是著名的商品谷物农业区
B.该地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
C.羊毛是该地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D.该地的农事活动有轮荒现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2回答4~5题。

H经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图1中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1~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B.“金色中国”——高寒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D.“银色中国”——伏旱

各区域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海拔高度所致
B.“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C.“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右下图(表示该小组测量出的竿子影长及朝向),竿长2米。完成28~30题。
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N B.21.5°S
C.40°N D.45°S

图10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①点以西是东半球,①点与②③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均约为3330km,回答25~27题。

图中③点的经度是

A.160°E B.130°E
C.180°E D.170°E

此时北京时间是

A.15点20分 B.2点40分
C.14点20分 D.3点20分

图中④点的昼长约为.

A.8小时 B.16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读“某日8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图”,回答下题。

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10°N午 C.10°S D.23°26″N

当甲地迎来日出时,北京时间为

A.6:20 B.7:40 C.9:20 D.11:40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