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川气东送工程主干道示意图
(1)川气东送管道主干工程西起普光气田止于上海市,它穿越了________、________两大地形区;我国境内与其大致平行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2)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和终点都靠近长江,但没有采取长江航运而采取了管道运输,是因为管道运输( )
①运量大、连续性强 ②建设周期短、费用低 ③安全可靠 ④损耗小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3)图中宜昌至上海川气东送输气干线与我国________(能源)输送线路基本一致。
(4)除跨区域资源调配外,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源紧张状况的措施还有哪些?
(5)从全国整体来看,川气东送工程应属于西气东输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由此分析川气东送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读图14,完成下列各题。(7分)
(1)图14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____________,其数量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__(环节)数量的多少。
(2)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此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则最可能是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____岩。
(3)图中N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网纵横。N处地形的成因是____________。
(4)图中水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其对下游河流径流有明显的____________作用。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图13,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2)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标出a、b、c、d四处洋流流向,d处洋流属于________(暖流或寒流)。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
(3)D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主要受_____ 条件控制。
(5)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进而对于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世界某著名河流流域局部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读图甲,L河流的名称为___________,图示范围该河流经的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明L1河上游地区降水丰富的影响因素。
(3)读图乙,并结合甲图,分别说明Q湖以下河段在20世纪60年代与70年代流量变化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出现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4)依据图丙,描述该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度状况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18分)
⑴说出A、B两国的名称。
⑵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同属于低安全度国家,资源安全状态优于其他5个人口大国。说明两国各自拥有的资源优势。
⑶日本属完全低安全度国家,其资源环境有何特点?
⑷中国资源环境问题还较突出。为确保未来资源环境安全的稳定性,请提出相关建议。
读青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18分)
⑴设计进藏铁路的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三方案中,图中反映选择青藏线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⑵修建青藏铁路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哪些?
⑶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青藏铁路的区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