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一定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下图 “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产业产品不可能是文体用品 |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
C.甲地区的经济实力总是略小于乙地区 |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某地区传统村落发展受劳动力、交通运输和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下表)形成不同的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设大规模花卉传统种植基地,并提供鲜切花配送服务,这一措施最适用的村落类型是( )
A. |
|
B. |
|
C. |
|
D. |
|
(2)某村落处于 类型的初期阶段,为解决旅游业人才缺乏和运营低效问题,实现旅游业加速发展,最适合引进的是( )
A. |
高新技术产业 |
B. |
食品加工业 |
C. |
文化创意产业 |
D. |
仓储物流业 |
(3)某村落发展为 类型,且不断挖掘地域文化、丰富文化内涵,则该村落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变化最有可能是( )
A. |
|
B. |
|
C. |
|
D. |
|
下图示意某年3月份某气旋从初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甲、乙、丙分别是气旋发展过程的三个时刻。此次气旋移动过程引起的风暴潮导致部分区域的海水水位发生明显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分别为甲、乙、丙三个时刻气旋中心气压值,按大小顺序排列,依次是( )
A. |
|
B. |
|
C. |
|
D. |
|
(2)此次气旋移动过程中,乙时刻渤海海峡出现( )
A. |
偏东风,低水位 |
B. |
偏东风,高水位 |
C. |
偏西风,高水位 |
D. |
偏西风,低水位 |
(3)图示区域中①②③三地按风暴潮导致的最高海水水位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最可能是( )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① |
C. |
③②① |
D. |
②①③ |
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影响显著。云南省表层( )土壤有机碳密度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现象。下图示意1986年和2010年该省不同海拔范围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该省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随海拔呈单峰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 |
降水 |
B. |
温度 |
C. |
地形 |
D. |
植被 |
(2)1986~2010年,该省以下海拔范围中,当地人类活动引起的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量最大的是( )
A. |
|
B. |
|
C. |
|
D. |
|
(3)1986~2010年,气候变暖对该省海拔 以上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
A. |
植被增多,有机碳来源增加 |
B. |
温度升高,有机碳分解加快 |
C. |
冰川退缩,有机碳侵蚀减弱 |
D. |
降水增加,有机碳侵蚀增强 |
小东赴下图所示区域开展研学活动,发现该区域河岸冲刷严重,滑坡易发,公路安全受到威胁。在综合分析了该区域滑坡的原因及潜在风险之后,小东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地理信息技术设计了一套滑坡预警监测系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区域滑坡易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壳运动活跃
②冰川运动强烈
③公路维护频繁
④区域降水丰沛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③④ |
D. |
①④ |
(2)图中最可能发生滑坡的是( )
A. |
甲地 |
B. |
乙地 |
C. |
丙地 |
D. |
丁地 |
(3)推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该预警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是( )
A. |
采集地表形变数据 |
B. |
分析居民点分布数据 |
C. |
分析植被分布数据 |
D. |
采集区域降水数据 |
货物周转量指在一定时期内,由各种运输工具运送的货物重量与其相应运输距离的乘积之总和。下图示意某年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公路与水路货物周转量占三者总量的比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四个省级行政区的铁路货物周转量占比从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
甲>乙>丙>丁 |
B. |
乙>丙>甲>丁 |
C. |
甲>丁>丙>乙 |
D. |
乙>丙>丁>甲 |
(2)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分别可能是( )
A. |
湖南、上海、山西、重庆 |
B. |
山西、湖南、上海、重庆 |
C. |
湖南、山西、重庆、上海 |
D. |
山西、上海、重庆、湖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