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三类工业投入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下列地区所建企业与图中乙类工业投入相符的是 ( )
A.广西建制糖厂 | B.成都建集成电路厂 |
C.上海建化工厂 | D.珠江三角洲建核电站 |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工业投入结构由甲类向丙类转变的地区是( )
A.辽中南地区 | B.黄河河套地区 |
C.西北地区 | D.珠江三角洲地区 |
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B.陆地以上的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
C.能源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D.地下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
某中学生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读图回答问题。同学们到丁山顶后,可能看到现象是()
A.太阳从东南方向冉冉升起 |
B.山下带来的密封氧气袋鼓了起来 |
C.GPS手持机显示的纬度是42°N |
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
考察结束后,部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
A.浅唱 smile | B.荷芠映冰 |
C.会吹泡泡的泡 | D.花蝴蝶 |
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图,回答问题。a是二分二至中的()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b纬线的纬度是()
A.0° | B.23°26′ | C.66°34′ | D.90° |
造成图中两个阴影面积大致相等的因素是()
①地球自转②地球公转 ③黄赤交角④地方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ºW~60ºE之间。读图回答问题。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 B.安第斯山脉 | C.洛基山脉 | D.阿尔卑斯山脉 |
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渔场 |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问题。
表1
坡度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5° |
9.5 |
20.7 |
27.4 |
19.8 |
25° |
9.3 |
19.3 |
27.4 |
20.4 |
45° |
5.8 |
17.0 |
27. 1 |
18.0 |
表2
坡度 |
1月 |
4月 |
7月 |
10月 |
3° |
7.9 |
19.7 |
26.5 |
18.9 |
12° |
8.0 |
19.9 |
26.6 |
19.0 |
23° |
8.5 |
21.0 |
26.6 |
19.2 |
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冬春季的南坡 | B.夏秋季的南坡 |
C.冬春季的北坡 | D.夏秋季的北坡 |
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昼夜长短 | B.正午太阳高度 | C.天气状况 | D.植被覆盖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