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三大灌溉农业区的叙述,错误的有( )
A.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都属于干旱地区 |
B.都是本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
C.灌溉水源都来自黄河 |
D.主要农作物有小麦、水稻、棉花、甜菜等 |
马尔代夫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著名岛屿。2014年12月4日,马累海水淡化厂设备摧毁导致该岛淡水供应中断。应马尔代夫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及时向其提供了饮用水等物资和资金援助。下图是马尔代夫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大气降水是该国的淡水来源之一,图中所示区域降水类型多为()
A. | 台风雨 | B. | 地形雨 |
C. | 对流雨 | D. | 锋面雨 |
2.该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①水土流失
②雾霾严重
③珊瑚退化
④海平面上升
A. | ①②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③④ |
3.中国一架满载饮水用的飞机紧急从广州飞往马累,若北京时间12:00出发,经4小时到达马累,机长身高为1.8m,到达时其在机场地面的身高影长接近于(tan55°≈1.43, tan65°≈2.14)()
A. | 0.6m | B. | 1.2m |
C. | 1.8m | D. | 2.4m |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 | 地形平坦 | B. | 气候适宜 |
C. | 临近市场 | D. | 资金雄厚 |
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3.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 夏季降水增多 | B. | 夏季气温降低 |
C. | 冬季降水增多 | D. | 冬季气温增高 |
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 | 温室气体减少 | B. | 森林覆盖率减小 |
C. | 入湖泥沙量减低 | D. | 草原生产量减低 |
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A. | 20%-30% | B. | 30%-40% |
C. | 40%-50% | D. | 60%-70% |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A. | 工业化程度提高 | B. | 人口增长率增大 |
C. | 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 D. | 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 | 蒙古高压 | B. | 印度低压 |
C. | 阿留申低压 | D. | 夏威夷高压 |
2."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是民间描述寒露时节农事活动的谚语。在下列地区中,该谚语描述的农事活动场景最可能出现在()
A. | 珠江三角洲 | B. | 柴达木盆地 |
C. | 藏南谷地 | D. | 渭河平原 |
3.地球绕太阳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A. | 15° | B. | 105° | C. | 195° | D. | 285° |
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问,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小明旅游的省是()
A. | 云南省 | B. | 海南省 |
C. | 贵州省 | D. | 广东省 |
2.某天的下午l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A. | 23°N, lOO°E | B. | 23°N, 120°E |
C. | 24°N, lOO°E | D. | 24°N, 120°E |
3.小明所参观的橡胶园比其他国家的橡胶园位置偏北,这是因为()
A. | 山地高原阻挡冷空气南下 | B. | 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 |
C. | 当地土壤营养物质丰富 | D. | 河流众多,灌溉条件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