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河西走廊1949年至2004年,人口增加约1.63倍,1990年至2006年,绿洲面积增加约1.35倍。河西走廊的石羊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以及海岸带的滩涂等。下表是四个年份河西走廊湿地面积(km2)统计的数据。
年份 |
湖泊 |
河流 |
沼泽 |
人工湿地 (包括水库) |
总面积 |
1973年 |
376.83 |
5911.37 |
7748.83 |
95.36 |
14132.39 |
1990年 |
353.49 |
5840.99 |
7014.71 |
90.25 |
13299. 44 |
2000年 |
354.69 |
5567.89 |
6463.79 |
133.50 |
12519.87 |
2006年 |
339.54 |
5548.98 |
6106.95 |
316.91 |
12312.38 |
材料二:图为“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据表分析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
(2)导致河西走廊湿地变化的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分析除湿地变化外,石羊河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还有_________、________等,促进此地生态良性发展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城区的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呈__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__有关。
郑渝(郑州至重庆)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网规划的重要线路,对促进两地及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为“郑渝高速铁路规划图”,初步规划有①线、②线两种方案。完成下列各题。
(1)对规划中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其理由。
(2)简述郑渝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发展的积极意义。
2013年2月18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运营权由新加坡企业移交给中国企业。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瓜达尔港区位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瓜达尔港区位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瓜达尔港建成投入使用后,一直由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负责管理经营。其官方网站上公开的信息显示,从2012年11月以来,没有一艘商船光顾瓜达尔港。在过去7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瓜达尔港基本上都处于闲置状态。
(1)瓜达尔港地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湾)通往____________________(洋)的石油运输最重要的航线上,扼守进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峡的咽喉。
(2)我国计划建设连接喀什与瓜达尔港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使之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通往南亚、_______________亚的重要通道,这将大大缩短我国输入__________________战略资源的路径。
(3)瓜达尔深水港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综合分析其区位原因。
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下列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料二 《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制造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装备、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
(1)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_______________;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广东省建立的石化工业属于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该省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 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近10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工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