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四国。中国主张各方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构建真诚互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访问期间,拉美媒体把最醒目的版面、时段留给了中国贵宾;中国将一套包括《北京青年》、《老有所依》等作品的DVD光盘作为国礼赠予对方,明确表示将在巴西增设多所孔子学院,举行“中拉文化交流年”……为外国友人打开了解中国的窗口。
材料二: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遭遇倒寸困难,都压不扁、折不育,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与祖国同行,我们不要吐槽、不要牢骚、不要抱怨,我们要用先进文化武装自己、要“正能量”。
(1)结合材料一,分析此次习主席拉美之行是如何促进中华文化传播的。
(2)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应如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2011年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骚乱及流血事件。在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时,有3万多名中国公民滞留在该国。我国启动冷战后最大规模的国家救援行动,从2月22日至3月5日,中国政府协调派出91架次民航包机、12架次军机,5艘货轮、1艘护卫舰,租用35架次外国包机、11艘次外籍邮轮和100余班次客车,海、陆、空联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在利中国公民35860人全部撤出利比亚。人在海外,身处逆境时,对‘祖国’二字的感受愈发深刻,愈发亲切。”中国水电集团二局驻利比亚项目经理杨学良感叹说。
运用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等《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材料所体现的道理。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20l0年5月1日正式开幕.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结合上述材料,对我国举办世博会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8分)
近年来,全国各地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节活动是同学们精神凝聚、智慧整合、能力展示和素质提升的过程。此外,很多学校每年还举办体育节、艺术节、英语周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依据。
在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和会徽的设计上引发了国内的争论,这种争论反映了时代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再认识。如今我们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待传统文化应当抱三种态度,即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前瞻的态度。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中对待传统文化的“三个态度”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提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绘就了“文化强国”蓝图。会议强调,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不断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扩大文化消费,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浙江省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发展文化产业,扩大文化消费,促进浙江经济大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说明浙江省提出扩大文化消费,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