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同富不同路》给我们的经济启示是
①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按劳分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③个人可以发挥个人聪明才智自主择业
④个人应当依靠政府解决就业增加收入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13年11月25日,中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三国总理共同宣布将合作建设匈塞铁路,这是中国首度把高铁输出到欧洲。有评论认为,中国外交正在开始摆脱“衬衫换飞机”的模式,进入“高铁换牛肉”的新时代。这说明我国
①完善了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②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
③在资本全球化进程中左右了高铁经济的“游戏规则”
④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M国某家企业2012年N商品产量为20万件,其价值总额为200万元。该企业N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仅为同类商品的80%。M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对N商品的消费需求量也快速增加,该企业2013年增加劳动者数量30%以扩大生产规模,并提价10%,来应对市场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企业2013年生产N商品的价值总额比2012年多
A.21万元 | B.86万元 | C.60万元 | D.125万元 |
国务院2013年9月30日发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称,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要逐步加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力度。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
①能促进服务业发展、扩大服务业开放、引导有效需求②改变了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
③强化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创新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④推动了政府把管理职能转化为服务职能
A.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一种产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受技术和制度的影响。能否排他是一个成本收益的比较问题,应否排他是一个伦理判断问题,因此当排他的成本或收益发生变化或者社会的伦理标准发生了变化,排他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说明
①公共物品的范围具有历史性,是不断变化的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④价值观影响公共物品的范围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在我国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湖相沉积中发现的“阿喀琉斯基猴”化石,距今5500万年,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阿喀琉斯基猴,首次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非常接近于类人猿和其它灵长类开始分异时的图景,在重建人类和灵长类的早期演化历程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古生物学家的研究结论进一步佐证了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来源于实践④真理性认识来源于科学家严谨的推论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