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议·斗讼》规定,对于“挟私弹事不实者”,“挟私饰诈,妄作纠弹者”,处以与“诬告之罪”相等的“反坐”。清代制定了非常完整的互监法,规定“凡定差不公,考核不当,巡按贤者不荐,不肖者不纠,诸御史亦得论劾。”上述古代监察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
| A.立法加强对监察官吏的监督与惩处 |
| B.监察机关与监察权逐步独立 |
| C.监察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和系统化 |
| D.监察权限和范围不断扩大 |
有人对不结盟运动作过如此的推论和评价:大前提:不结盟运动的宗旨是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小前提:在国际事务中采取消极中立态度 结论:不会对国际事务产生任何影响以上推论( )
| 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是正确的 |
| B.大前提、小前提是正确的,结论是错误的 |
|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是错误的 |
|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是正确的 |
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 A.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 B.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
| C.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 D.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
十月革命期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及时解决了俄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其措施是
| A.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掌权的临时政府 |
| B.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
| C.通过了《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
| D.选举产生列宁为主席的人民委员会 |
在中学毕业作文中,马克思以“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取得的实践成果是
| A.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 B.出版《资本论》 |
| C.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 D.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