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5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上个世纪越南战争期间,北越军队由于流行性疟疾损失惨重向我国求助,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任务,经过艰苦研究终获成功。屠呦呦接受此项研究任务的国际背景是( )
A.中苏关系的缓和 | B.中美关系的对抗 |
C.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不结盟运动开展 |
金耀基指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 | D.“民主”与“科学” |
《资政新篇》载:“兴舟楫之利,以坚固轻便捷巧为妙。或用火、用气、用力、用风,任乎智者自创。首创至巧者赏以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在此洪仁玕
A.鼓励私人投资资本主义工商业 |
B.鼓励借鉴工业革命成果 |
C.鼓励创造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
D.主张培养新式人才 |
清顺治十八年(1 66 1年)八月,朝廷派官员至沿海各省“立界”筑城墙,派兵戍守。《福
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清政府这样做的目是
A.防止倭寇侵扰 | B.防范鸦片走私 |
C.杜绝西方思潮 | D.严禁对外联系 |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B.“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如果要研究隋唐时期农业的新发展,下列图示生产工具可以帮助说明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