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
| A.批判神权统治 | B.鼓吹人性解放 |
| C.倡导思想自由 | D.构建民权政府 |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 B. | 义和团运动 |
| C. | 辛亥革命 | D. | 北伐战争 |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
| A. | 儒家"仁爱"思想 | B. | 墨家"兼爱"思想 |
| C. | 儒家"礼治"思想 | D. | 墨家"非攻"思想 |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 A. |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
| B. |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
| C. |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
| D. | 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
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 | 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
| B. | 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
| C. | 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
| D. |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
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国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年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59-1964年相对应的是()
| A. |
|
B. |
|
C. |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