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 A.推行九年义务制教育 |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
| C.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公元前449年,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刻于12块铜板之上的某部法律条文。该法律的特点有( )
①有一些习惯法 ②是成文法 ③是公民法④是万民法
| A.①②③ | B.③④ |
| C.①② | D.①④ |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中国、希腊政治发展的特点分别是( )
| A.从诸侯国家走向统一/建立起民主政治 |
| B.中央集权制度形成/雅典民主政治奠基 |
| C.官僚政治趋于完备/确立三权分立机制 |
| D.专制皇权正式确立/公民参与民主政治 |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
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
|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政治文明 |
| B.古希腊城邦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
|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
|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
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在公民大会上进行发言、辩论,并就重大问题举手表决。这种政治现象发生于()
| A.古代雅典 | B.古代罗马 |
| C.中国原始社会末期 | D.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