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由于它能通过肺泡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对人体危害极大。
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北京市某中学的同学在城市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图:
组别 |
PM2.5(微克/立方米) |
|||
清晨 |
上班时段 |
中午 |
下班时段 |
|
(车流量最少) |
(车流量大) |
(车流量小) |
(车流量最大) |
|
第1组 |
19 |
89 |
43 |
97 |
第2组 |
22 |
83 |
38 |
98 |
第3组 |
20 |
86 |
41 |
99 |
(1)在探究实验中,同学们将“采样时段”设置为该实验的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2)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
(3)专家指出:PM2.5对人体的 系统危害最大。
(4)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PM2.5的浓度_____。
(5)根据实验结论,请你为北京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和 。
(2)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和 。
(3)能升降镜筒的是 和 。
(4)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时,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的数目的变化情况: ,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 。
(5)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某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移动。
(6)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 。
如图是缩手反射示意图,请回答: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 。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效应器,能接受③传来的信号作出反应 |
B.④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
C.神经冲动传导顺序是④⑤③①② |
D.⑤能将来自③的神经冲动传至④,引起反射 |
(3)图中Ⅱ结构的名称是 。
(4)从反射的类型来看,缩手反射属于 反射。
(5)手受到针刺后会产生痛觉,痛觉形成于 ,以后见到针会有意识地躲避,此反射的类型属于反射。
下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括号里循环途径的名称分别是 和 。
(2)肺泡外缠绕丰富的毛细血管,使血液流经肺时,能进行_________。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多的_______。
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标号②表示 标号③表示
(2)神经冲动在该反射弧中的传导顺序是① ⑥(用图中标号回答)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细胞属于 细胞。你判断的依据是 。
(2)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2] 。
(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遗传现象由[4] 控制。
(4)只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能量转换器是[5] ,作用是 。
(5)动植物细胞内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