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夏季风进退会影响雨带推移,如果雨带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 )

A.南涝北旱 B.南旱北涝
C.东涝西旱 D.东旱西涝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两年地理学习,我们掌握了地球--人类"家园"的基本情况。

1.

左图数据说明了我们"家园"的(

A. 海陆分布 B. 质量 C. 高低起伏 D. 大小
2.

右图显示"家园"的海陆面积比约(

A. 8:2 B. 7:3 C. 5:5 D. 9:1

为减少和降低2008年5•12汶川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地震的损失,必须做好防范震中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作。请阅读"汶川地震、芦山地震震区(局部)地形图",回答以下小题。

1.

关于该局部区域地形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 104°E以东为平原 B. 山地面积广
C. 30°N以南山地、丘陵为主 D. 起伏大
2.

乐山中心城区与区域内最高处四姑娘山顶峰相对高度(

A. <5750米 B. ≥5750米 C. >5750米 D. >6750米
3.

多种原因要求我们必须做好防范两个震中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工作。图中信息最直接反映了做好防范工作的哪个原因。(

A. 多暴雨,碎屑物易形成流体
B. 植被少,碎屑物裸露
C. 岩石破碎,地表不稳
D. 等高线密集,地形陡峭,地表物质易下落

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该国热量丰富,温差不大,降水分布差异明显。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该国人口密度不足3人/km2,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1.

下列对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由北部、南部、东部向中部递减 B. 由西向东递减
C. 由北向南递增 D.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

形成澳大利亚农业如图所示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气温的差异 B. 降水的差异 C. 海拔的差异 D. 是否临海
3.

植被逐渐减少,沙石长期裸露于地表,形成荒漠景观的过程称为荒漠化。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在加大对中部地区开发过程中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近年该国通过一系列措施,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下列分析最可能正确的是(

A. 现有沙漠分布区完全是人类过度开发而形成的
B. 荒漠化很快分布区是因为降水逐年减少而形成
C. 东部沿海难以出现荒漠化分布区是因为没有进行开发
D. 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是因为减少对小于500mm年降水量分布地区的不合理开发所致

请阅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以下小题。

1.

下列对图中数码所在水域名称表述正确的是(

A. ①-北冰洋 B. ②-大西洋 C. ③-印度洋 D. ④-太平洋
2.

图中完全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三个条件的城市是(

A. 纽约 B. 北京 C. 巴西利亚 D. 新加坡

小任到某地出差,他看到了一家粤菜餐馆,粤菜是下列哪个地区的饮食特色(

A. 重庆市 B. 广东省 C. 湖南省 D. 福建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