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人口密度即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下图示意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2000年和2009年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与甲地相比,乙地发展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价较低 | B.历史悠久 |
C.交通便捷 | D.原料充足 |
图中所示的2000~2009年长三角地区就业人口密度的变化,将主要导致
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B.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C.第一产业产值降低 | D.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
图3是2012年4月18日8时-4月19 日8时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形成图示地区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脊控制 | B.锋面活动 |
C.反气旋过境 | D.热带气旋影响 |
若图示降水持续多日,最易发生洪涝的地区是()
A.江汉平原 | B.长江三角洲 |
C.珠江三角洲 | D.四川盆地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召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问题。德班宜人的气候受沿岸洋流影响,该洋流自北向南的流向主要受控于()
A.盛行西风 | B.盐度差异 |
C.陆地阻挡 | D.水温特征 |
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
A.工矿业发达 | B.人口数量大 |
C.森林覆盖率高 | D.石油资源丰富 |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
下列地貌与形成连线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力侵蚀 |
B.云南的路南石林—流水侵蚀 |
C.华北平原—地壳下沉后流水冲刷作用 |
D.挪威的峡湾海岸—风力侵蚀 |
近年来,珠江三角洲产业集群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并在这些边远地区产生集群效应。回答问题。珠江三角洲向本省边远地区转移的产业类型主要属于
A.技术密集型工业 | B.资金密集型工业 |
C.劳动力、资源密集型工业 | D.市场指向型工业 |
珠江三角洲产业群向粤东、粤北和粤西地区转移,其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 | B.工业基础 |
C.环境与技术 | D.交通、市场 |
以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位于田纳西州)和田纳西大学为基地的田纳西技术走廊是美国一个高技术中心,总部设在田纳西流域管理局(TVA),美国投放到日本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即在此研制的。回答问题。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航运作用显著 |
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
C.密西西比河是田纳西河的支流,水量丰富但不稳定 |
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石油等 |
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
A.河流梯级开发 |
B.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
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 |
D.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 |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
C.便利的航运条件 |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