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0年~2013年期间( )
A.珠三角人口死亡率高于粤东西北 |
B.粤东西北常住人口总数高于珠三角 |
C.广东常住人口增速呈减缓趋势 |
D.珠三角人口主要迁往粤东西北 |
珠三角常住人口增速变化,其原因最不可能是珠三角当地( )
A.产业转型、升级 | B.生育政策调整 |
C.部分企业迁出 | D.环境质量下降 |
表为四个国家某一年的人口变动数据,回答问题。
国家 |
甲 |
乙 |
丙 |
丁 |
人口出生率(%) |
2.9 |
2.6 |
2.4 |
1.3 |
人口死亡率(%) |
2.3 |
2.2 |
1.0 |
1.1 |
人口增长率(%) |
0.6 |
0.4 |
1.4 |
0.2 |
人口迁移率(%) |
-0.2 |
-0.1 |
0.1 |
0.2 |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传统型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最快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四个国家中,最可能是发达国家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决定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
A.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 B.人口的迁移 |
C.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 | D.经济发展水平 |
图为俯视图,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问题。B点的地方时是
A.2点 | B.10点 | C.14点 | D.22点 |
此时,最可能的是
A.天安门上的五星红旗飘向东南方向 |
B.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伏旱时期 |
C.正在召开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 |
D.科考人员在北极地区进行科考活动 |
图为北半球纬线、晨昏线、经线示意图,其中a为纬线,b为晨昏线,c为经线,A、B两点为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M、P为经线与晨昏线、纬线的交点,据图回答问题。如果M、P两点重合,离北极点距离大,c为东经120°,则( )
A.伦敦刚好日出
B.上海市正处在上班高峰期
C.A、B、M、P四点刚好昼夜平分
D. A、B两点的昼长是0小时或24小时一年之内,M点在极点与P点之间来回移动,当M、P两点相距最远时,则( )
A.地轴与晨昏线之间的夹角最大 |
B.洞庭湖地区淫雨霏霏 |
C.长沙市可能秋高气爽 |
D.小浪底水利枢纽调水调沙 |
花环式”海流发电站是用一串螺旋桨组成的,它的两端固定在浮筒上,浮筒里装有发电机。整个电站迎着海流的方向漂浮在海面上,就像献给客人的花环一样,读花环式海流发电机示意图,回答问题。假如水轮机转子上部的凹面朝向南方,则借助的洋流可能是流经
A.美国东岸的寒流 | B.澳大利亚东岸的暖流 |
C.南美洲西岸的寒流 | D.亚洲东岸的寒流 |
该洋流可能
A.减缓北上海轮航速 | B.缩小海水污染范围 |
C.降低沿岸地区气温 |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