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垛田镇位于兴化市东部,地面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渍涝灾害。先民们为了抵御洪水,在低洼地区挖河泥垫高农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形成了垛田。垛田形态各异,大小不等,大的两三亩,小的只有几分、几厘,垛与垛之间互不相连,四面环水。右图为垛田镇垛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垛田镇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洼 | B.河网密布 |
C.气候湿润 | D.地狭人稠 |
当地每年都要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来,堆入垛田之中,此举的作用( )
①清理河道和沟渠,利于排水通航
②加固垛田,减少水土流失
③加深拓宽河道和沟渠,增加储水量
④给垛田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
A.②③ | B.①④ |
C.①② | D.③④ |
以下做法不利于垛田镇生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是( )
A.沟渠变鱼塘,饲养多种鱼类 |
B.沟渠变藕塘,发展莲藕业 |
C.垂钓,划船,发展观光农业 |
D.农田变别墅,开发水乡住宅区 |
下列四图所示地理事物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喜玛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峻雄伟的山脉,它是由哪两大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碰撞 |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张裂 |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碰撞 |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张裂 |
有关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壳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类型 |
B.垂直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海洋 |
C.就全球规模而言,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水平运动为辅 |
D.在自然界,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常常单独发生 |
哥伦布于1492年第一次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次年沿图中②线仅用20天到达美洲。我国郑和沿图中③线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据该图回答26—27题。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节应是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哥伦布第二次比第一次去美洲航期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程长 |
B.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
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
D.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 |
调节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重要措施是
A.进行人工将雨 | B.开采地下水 | C.跨流域调水 | D.修建大型水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