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出农业生产要“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他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
| A.听天由命,逆天无功 | B.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
| C.人定胜天,天顺人愿 | D.勤劳致富 |
对于秦统一六国这段历史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秦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其过程也不无血腥与残暴 |
| B.对秦国来说,其对外战争既是不断扩张、兼并的过程,也是逐渐统一的过程 |
| C.在统一的过程中,秦王嬴政的个人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
| D.秦国主要依靠嬴政的雄才大略取胜,完成统一大业的历史功绩首先应归功于嬴政 |
秦灭六国后,同意了度量衡。下图是秦朝测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权”他上面文字的文体是
| A.大篆 | B.小篆 | C.楷书 | D.行书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 |
| 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的学派 |
| C.诸子百家相互辩论,相互影响 |
| D.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
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 |
| 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 |
| 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 |
| 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
20世纪50年代,世纪和平理事会把我国的那位著名的诗人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 A.老子 | B.孔子 | C.屈原 | D.孙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