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南京举行“国家公祭日”仪式并发表重要讲话……“国家公祭日”的时间定为每年12月13日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九一八事变 | B.七七事变 |
| C.南京大屠杀 | D.台儿庄战役 |
《清明上河图》有助于探究北宋城市()
| 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 | 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 |
| 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 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 |
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文明初露曙光 | B.分裂奔向统一 | C.繁荣与开放 | 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这种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
| A.是中国画与西洋画巧妙结合的缩影 |
| B.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创造出来的 |
| C.起源于清代 |
| D.体现了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的特色 |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春秋和战国 | B.秦和春秋 | C.战国和三国 | D.秦初和汉初 |
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上述说法反映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 B.战后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 |
| C.苏联“一五计划”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