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的角度看,有学者认为,《马关条约》是传统中国与近代中国的一个分水岭。以下哪个说法能有效佐证这一观点 ( )
| A.上海成为近代中国第一大城市 |
| B.列强经济扩张的方式和民族资本加速发展 |
| C.民族革命成为历史的主流 |
| D.开辟通商口岸的地域发生显著变化 |
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是()
| A.都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B.都重视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 C.都为中国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 D.都受到清政府的重用 |
“街上到处都是五花八门的广告。在一家面摊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旁边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文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发生在()
| A.洋务运动之后 | B.戊戌变法之后 |
| C.辛亥革命之后 | D.新文化运动之后 |
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光绪帝颁布变法法令 | B.强学会的建立 |
| C.《万国公报》的创办 | D.公车上书 |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威胁到顽固派势力的内容是()
| A.开放言论 | 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官 |
| C.允许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 D.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
洋务运动后期,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江南制造总局 | B.汉阳铁厂 |
| C.湖北织布局 | D.轮船招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