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我国成功召开“两会”,从历史渊源来讲,“两会”(政协会议和人大会议)分别始于( )
| A.1946年,1949年 |
| B.1949年,1949年 |
| C.1949年,1954年 |
| D.1954年,1956年 |
明朝后期,土地高度集中,太湖流域90%的土地都在官僚和地主手中。造成这一现象根本上是因为
| A.太湖流域是农业中心 | B.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 |
| C.统治者“不抑兼并” | 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此诗是我国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它所反映的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 | B.耜耕 | C.石器锄耕 | D.铁器牛耕 |
就说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而言,下列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 A.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
| B.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
|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牲(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
|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的人物)是“始作牛耕”的人物 |
《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
| A.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 B.在国家经济决策问题上的随意性 |
| C.在经济领域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 D.继续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 A.造成了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
| C.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 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