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大智若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传真。”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 |
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 |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这里“兴衰消长”的转折时期是
A.20世纪后期 | B.19世纪末期 | C.18世纪末期 | D.17世纪后期 |
下图是早期汽车发明人与家人在旅行,以下对这幅图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A.电力工业由此逐步兴起 |
B.交通工具的革命由此开始 |
C.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
D.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 |
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带有浓厚的封建主义残余和军国主义色彩。下列说法不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A.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 B.宪法授予皇帝极大的权力 |
C.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 D.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
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 |
C.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权力 |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 |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写道:“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人格的觉醒。”以下观点与梁启超的认识不符的是
A.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 |
B.从长远看任何局部变革都不能取得彻底胜利 |
C.近代化的决定因素是人格的觉醒 |
D.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