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B.“摸着石头过河”
C.“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
D.“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收入分配悬殊会降低消费倾向,他主张用收入再分配的办法解决这个矛盾:即把富人收入的一部分用征税的办法集中于国家手中,再通过政府转移支出的办法分配给穷人。二战后西方国家采取的下列措施,直接体现该主张的是

A.扩大政府开支 B.建立国营企业
C.建立福利制度 D.规定最低工资

以下是某同学对罗斯福新政部分重大举措历史作用的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举措
作用
金融政策
美元贬值,提高关税
A.争夺国际市场,保护本国市场
工业政策
要求企业遵守公平竞争法规
B.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农业政策
减少耕地面积,压缩产量
C.降低农产品价格,压缩需求
社会政策
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D.刺激生产和投资,增加就业

1951~1980年,苏联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8.7%,农业为3.0%;1979年与1949年相比,全部工业产值增长了19.3倍,其中重工业增长了27.1倍,轻工业增长了9.5倍。上述数据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A.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B.经济发展速度趋于缓慢
C.改革并未突破既有体制 D.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调

1921年,美国企业家阿曼德·哈默来到苏俄,后来在莫斯科郊外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铅笔厂。哈默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苏俄(联)推行的

A.重工业优先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材料叙述的情况开始于

A.工业革命时期 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大萧条时期 D.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