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时段文字流行状况。下列有关由A到B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和应用是变化的前提
②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
③小篆作为统一的官方文字,有利于文学和思想的繁荣
④促进了秦国实现统一大业

A.② B.③ C.②④ D.①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该思想的主要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C.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受到启发
D.以儒学作为变法的指导思想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材料表明他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响②注重培养国民的民主共和意识
③主张效仿西方改善民生④提倡学习西方人文职业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在福建福州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幅楹联“禁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鬼魂人心。”下列著作与此馆纪念的人最为密切的的应是





A
B
C
D

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

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
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有人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寻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西方则可以暂缓二步”。对这句话判断正确的是

A.事实正确,观点错误 B.事实正确,观点正确
C.事实错误,观点错误 D.事实错误,观点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