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板印经史之流行,寒士得书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辅相成。当时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书籍之保存,多在东南,此区域均为寒士之新土。北方大族之旧乡,书籍反见残缺。”南北这一反差折射出( )
A.中国文化重心南移态势 | B.北方士人耻于科举致仕 |
C.南方印刷技术更为发达 | D.门阀土族退出政治舞台 |
当前,美国正在进行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的革命,而中国仍处在以石油取代煤炭的阶段。中国的能源结构相当于:
A.19世纪的英国 | B.18世纪的英国 |
C.19世纪的日本 | D.20世纪的美国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政府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在等待,即使美国存在的问题日益恶化。与此同时,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我无法接受美国成为二等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格局被打破 | B.美国已经被中国赶超 |
C.新的国际格局已经建立 |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
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说:“正如没有一个社会能够完全以命令原则来经营,一个社会也不可能完全靠自愿的协同合作来推动。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结合时代背景可知这一经济理论主张
A.完全的自由放任 | B.强化国家干预经济 |
C.国家放松干预经济 | D.积极仿效计划经济 |
国际著名学者陈启懋教授曾撰文指出:“二战后60年来,资本主义不仅没有崩溃,而且……政治、社会相对稳定,人民生活显著提高,至今也看不出垂死的迹象。”其原因主要在于:
A.世界局势相对稳定 |
B.“混合经济”逐渐出现并发展 |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少国家财政支出 |
D.垄断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投资总额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分配给农业、水利工程等的投资额却不断上升,从1959年的10. 5%提高到1963年的25%以上。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顺应“大跃进”建设需要 | B.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渡过困难 |
C.保证“一五”计划的实施 | D.改变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