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先秦民本思想的杰出代表、论述“民水君舟”的荀子曾在《王制》篇中毫不含糊地说:“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这反映出荀子(   )

A.游离于民本与尊君的两端,成为儒法思想的集大成者
B.从尊君角度论述民本思想,反映君民关系本质上相通
C.从民本角度论述尊君思想,适应专制统治强化的需要
D.区分尊君与民本思想,以说明君主专制反民本的本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果用下列四幅图反映20世纪不同时期的中美关系,下列排序最符合历史进程的是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③①②④

下表为20世纪中后期中国青年人择偶标准的变迁(单位:%)

择偶标准
1948—1966年
1967—1976年
1977—1986年
1987—1996年
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6.6
28.8
12.65
15.6
本人成分、政治面貌
30.5
23.5
15.5
13.9
学历
10.6
11.7
12.6
25.3
职业
17.8
25.8
28.2
40.7
籍贯
4.2
4.9
6.7
4.1

从表中可以看出
A.其侧重点经历了政治出身——经济利益——学历学识的演变历程
B.时代变迁使择偶标准向个人能力倾斜
C.大众择偶标准的盲从心理较重
D.改革开放后对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的关注度呈持续下降趋势

《中英虎门条约》(《南京条约》附约)中的“领事裁判权”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对,英人如何科罪,应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当时作为清朝谈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认为,这一条款的订立,“杜绝衅端,永远息争相好起见,两无偏枯,亦两无窒碍”。材料突出反映了

A.领事裁判权是近代中国司法主权半殖民地化的一个标志
B.耆英试图维护传统的朝贡礼仪外交体制
C.当时统治者严重缺乏近代法权观念
D.领事裁判权的实施促进了国人法律意识的转变

恩格斯这样评价《物种起源》:“……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方面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的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在恩格斯看来,《物种起源》

A.首次提出了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
B.拉近了人类与地球生物的血缘关系,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创论
C.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宗教的束缚
D.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胡适提出的文学革命其实是一剂猛烈的济世良方。而陈独秀、钱玄同、鲁迅等人还嫌它不够猛烈,又以更激烈的态度提.出新的口号,于是‘废除汉字’‘不读中国书’等种种骇人听闻的说法便一个接一个地喊出来了……”下面对作者观点解读正的是

A.认为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的倾向
B.认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毫不妥协
C.认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D.作者的观点比较偏激,不值得采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