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与此作品所属流派相一致的是( )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
| A.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
| B.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
| C.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
| D.明末政府已突破闭关政策的局限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 A |
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千八百里 |
西南夷地区进入中原统一政权版图 |
| B |
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 |
火药发明于东晋时期 |
| C |
《清明上河图》描绘大量商人、商船、店铺画面 |
北宋东京是繁华的商业都市 |
| D |
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花机图” |
近代科技在明代取得突破性进展 |
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据此可知,二者的分歧在于()
| A.世界本原之争 | B.治学方法之争 |
| C.理气关系之争 | D.道统思想之争 |
1938年东欧国家对西欧国家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68.4%,而1953年仅有14. 4%的出口产品输往西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破坏 |
| B.西欧关税同盟的形成阻碍了东西欧联系 |
| C.国际政治影响经济全球化推进 |
| D.苏联模式的引入迟滞了东欧现代化进程 |
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解散。东印度公司的解散反映历史趋势是()
|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B.英国开始丧失竞争优势 |
| C.电气时代取代蒸汽时代 | D.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