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指出:“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犹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新之义有二:一曰,淬励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曰,采其所本无而新之。二者缺一,时乃无功。”梁启超强调( )
| A.新民之道是立国之本 | B.改造国民的素质 |
| C.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 | D.新文化的融合性 |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曾打算将《孟子》斥出“四书”之列,并将孟子像从孔庙中搬出去(在中国古代,孟子、曾子等都是配享孔庙的)。请判断,孟子的哪一言论最有可能使朱元璋“龙颜大怒”
|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
|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
孔子年青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并向老子请教治国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老子会对他说什么呢
| A.兼爱非攻,尚力节用 | B.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
|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
下图是《孔子讲学图》,对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孔子讲学的教本是《四书章句集注》 |
| B.孔子讲学注意“因材施教” |
| C.孔子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
| D.孔子教育学生“学而时习之” |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 B.主张学以致用 |
| C.反对迷信崇拜 | D.抨击腐朽统治 |
19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人被中国人称为“夷”,而从60年代开始,中国人又将西方人改称为“洋”,这种变化从实质上反映了
| A.中国人对西方人由鄙视到崇敬的态度变化 |
| B.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随着交往的扩展而正逐步客观化 |
| C.中国人已经放弃了“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心态 |
| D.中国人被迫同化于西方的强势文化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