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0-1939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以上分析正确的是( )
| 时期 |
乡民迁出总人数 |
迁至他乡种田人数 |
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
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 |
| 1820-1849 |
29 |
29 |
0 |
0 |
| 1850-1879 |
72 |
15 |
49 |
8 |
| 1880-1911 |
156 |
0 |
118 |
38 |
| 1912-1939 |
473 |
0 |
77 |
396 |
①百余年间,该乡居民迁居方向由农村到城镇、由国内到国外。
②导致乡民迁居谋生的原因是中国被打开国门,自然经济解体。
③导致乡民职业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近代经济的兴起。
④第四个时期出国谋生的人数激增,主要原因是国内社会长期动乱,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皇帝制度 | B.郡县制度 | C.三公九卿制 | D.察举制 |
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
|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郡县制 | D.皇帝制 |
2007年,一首《始终有你》的主题曲响彻华夏大地:“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花瓣开的繁荣。”其中“找对了路径”意指
| A.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 | B.上海世博会喜迎八方宾朋 |
| C.“一国两制”下喜庆香港10年回归 | D.澳门回归宣告西方殖民统治结束 |
“世纪的握手”——(下图)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 A.合作—对抗 |
| B.对抗—合作—再对抗 |
|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
|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