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历史学家在研究苏联(俄)历史时,把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俄)迈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的努力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以下各项与三个实验分别对应正确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 |
| B.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 |
|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工业化 |
|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农业集体化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法国元帅福煦曾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本主义大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依然存在 |
| B.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终将激化 |
| C.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却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 |
| D.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和对外扩张 |
下列关于一战后中国山东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山东问题成为巴黎和会上各国争论的焦点 |
|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被迫同意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
| C.《九国公约》的签订使山东问题得到了解决 |
| D.华盛顿会议期间有关山东问题的不公正条款得到了重要修正 |
在《凡尔赛和约》签字前,德国的社会民主党议员勒贝说:“一个被剥夺权利的、饥饿的人民是没有工作能力的;一个被强奸的人民不仅自己的一生幸福落了空,而且他也会欺骗强奸他的人。”这表明:
| A.德国不会在和约上签字 | B.工人阶级反对结束战争 |
| C.“和约”激起民族复仇情绪 | D.德国要求修改条约内容 |
一战后期促使同盟国集团迅速崩溃的主要因素是:
①施里芬计划过分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②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③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工人、士兵运动兴起
④协约国军队的总反攻
|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大陆上的主要矛盾不包括:
| A.英德矛盾 | B.俄奥矛盾 | C.法德矛盾 | D.德奥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