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历史中,国王乔治三世以权力欲望旺盛而著称,到1770年,随着被讥称为“国王之友”的宫诺斯勋爵被任命为财政大臣(事实上的首相)后,乔治三世的个人权力达到顶峰。在他的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国王的控制。这表明( )
| A.乔治三世实行的是君主专制 |
| B.君主立宪的确立需要经历一个过程 |
| C.英国首相没有制约君主的能力 |
| D.英国政体的特点是立宪为虚,君主为实 |
今年是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对当年的会议有这样一段描述:“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也没有去破坏或削弱西方的反共防务联盟。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成功地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原因主要是
| A.强调国际社会意识形态斗争的严重性 |
| B.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此次会议 |
| C.以实际行动实践“求同存异”的方针 |
| D.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不干涉别国内政 |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 A.独立自主方针 | B.不结盟政策 |
| C.另起炉灶方针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1987年5月10日母亲节,一些台湾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 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在国共内战中部分“老兵”被迫离乡 |
| B.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
| C.海峡两岸曾经长期对峙,处于隔绝状态 |
|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
|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
|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
|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 年代 |
城镇人口(万人) |
农村人口(万人) |
| 1620 |
300 |
1700 |
| 1850 |
720 |
2880 |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