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
|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
|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
|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
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是( )
| A.《等待戈多》 | B.《红与黑》 |
| C.《巴黎圣母院》 | D.《人间喜剧》 |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
|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
| 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
近代中国有人提出:“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使昏庸之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君无所擅其权……”从中可以看出此人主张在中国实行
| A.君主专制制度 | B.君主立宪制度 | C.议会内阁制度 | D.民主共和制度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抗外来侵略 | C.反对专制统治 | D.救亡图存 |
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
| C.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